北京山区主要针叶林冠层可燃物特征及潜在火行为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PO1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冠火是一类对森林生态系统特别是针叶林造成严重损害的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树冠火,其在林火蔓延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本文通过了解针叶林冠层特征,探究树冠火危害大小及发生的条件,计算林分潜在火行为动态变化,为预防及扑救林火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北京地区主要针叶林,油松、侧柏、落叶松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林分因子及可燃物特征,采用标准枝法对冠层可燃物负荷量进行了分层调查与测算,研究冠层特征(冠层密度、冠层可燃物负荷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及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划分不同梯度的燃烧条件,研究针叶林在不同燃烧条件下树冠火发生的概率及潜在火行为;基于冠层潜在火行为,利用不同类型树冠火临界指标模型,建立以风速为主导因子的冠层危险指数模型;结合该地区的气象资料,利用冠层危险指数模型,计算3种林分类型在实际气象条件下树冠火的类型、发生时间、持续时长及林分在不同时期潜在火行为的动态变化。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树冠火发生类型与冠层可燃物垂直分布及冠基高度关系密切。侧柏林下层可燃物负荷量占比25%,而油松林和落叶松林仅为13%和11%,且侧柏林冠基高度最低,在低燃烧条件下,仅侧柏林有15%的概率发生树冠火;油松林和落叶林由于中上层可燃物负荷量及密度较大,中等燃烧条件下,油松林、落叶松林发生连续型树冠获得概率相对较高,而侧柏林发生间歇型树冠火的概率较高。(2)连续型树冠火潜在火行为具有蔓延速度快,火线强度大,火焰高度高的特点。油松林在高燃烧条件下,树冠火最高蔓延速度、火线强度、火焰高度分别为91.3 m/min、80 627 kW/m、56 m,侧柏林和落叶松林的则为 82.4m/min、34 150 kW/m、28 m和90.1 m/min、74 863 kW/m、54 m,3种林分在高燃烧条件下均发生极高强度火灾。(3)侧柏林易发生间歇型树冠火,油松林易发生连续型树冠火,落叶松林居中。从树冠火发生指数(TI)上看,侧柏林最低,即发生树冠火所需风速最低,但同时由于冠层密度低,使得树冠火蔓延指数(CI)值最高,故该林分最易发生树冠火,且以间歇型树冠火为主;同时,油松林的CI值最低,即由间歇型树冠火发展成连续型树冠火所需风速最低,在三种林分类型中最易发生连续型树冠火。(4)实际气象条件下,树冠火的发生对林分潜在火行为影响明显。3种林分类型中,一旦发生树冠火,其林分潜在火行为指标是仅有地表火发生时的10倍以上,其中油松林的火线强度是之前的30倍,且在短时间内即可形成高强度森林火灾。
其他文献
介孔分子筛SBA-15作为一种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因其具有狭窄的孔径分布、大的比表面积在大分子参与的吸附、分离和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SBA-15活性中心弱催化活性差,可对其进行表面修饰提高催化活性中心。本文以P123模板剂为原料,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制备介孔材料SBA-15(以下简称SBA-15)。以SBA-15为主体材料AlCl_3、FeCl_3、I_2、ZnCl_2、NiCl_
2007年2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国防部长由前联邦税务部部长阿纳托里·谢尔久科夫
长期以来,如何破解多部门规划的重叠与冲突一直是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改革的核心议题。本文基于部门视角重新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演变轨迹、重叠冲突及其改革
沂蒙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沂蒙精神的创造主体包括沂蒙根据地党及其领导的民主政权、人民军队、人民群众;沂蒙精神的形成
对霍山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特性及生理功能进行介绍,重点对霍山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抗白内障、抗肝损伤和肝纤维化、抗疲劳、调节免疫力、抗肿瘤、抗糖基化等生理功能进
对香港1987~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验证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发现,香港包括港产品出口、转口和进口在内的对外贸易
本研究对北京某鸡场发生的1例鸡传染性鼻炎疑似病例进行了诊断和分析。PCR检测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鸡群存在副鸡禽杆菌感染。分离菌株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和致病性试验鉴
近几年来,傅正告先生以其锲而不舍的精神,连续出版了《中国梦文化》等五部著作。这是在一个新领域拓荒,因为此前还没有谁如此细致、如此系统地对中国梦文化进行专项研究,所以
目的探讨含吲哚美辛固定式和活性γ型宫内节育器在人工流产患者术后即时放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80例妇
期刊
网络舆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舆情,成为公众表达"心声"的重要表达形式。本文从主体和环境两个层面对影响网络舆情传播的因素进行综述,以对该领域研究现状有较全面的认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