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HPM的发展,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将数学史融入到教学当中已经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数学史在教学中融入的方法在理论上已基本成形,其中国外分类较多,通过我国学者汪晓勤的研究将其归为四种方法: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及重构式。虽然这些方法在理论上较为科学,但缺乏实践的检验,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不足,为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使用这些方法融入数学史来检验其有效性,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二是运用这些方法将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本文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本文首先通过对数学史在教材中融入的内容进行整理及分析,发现附加式及复制式的使用较为广泛,但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后以附加式、复制式及顺应式为理论基础编写融入数学史的教学案例,并以该教学案例进行实际教学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听课教师进行访谈,最后通过对调查及访谈结果的整理及分析,发现数学史在教学中的融入为教学内容增添了深刻的数学思想和丰富的证明方法,数学史在教学中的融入对于学生在心理层面可以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拓展数学思维,以及加强学生的数学观;在知识层面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概念和公式,并且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因此将数学史通过附加式、复制式、及顺应式融入到教学当中对于学生在心理和知识层面都有较为全面的提升,从而也反映出附加式、复制式、及顺应式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效的。数学史在教学中的融入让教师在备课环节可以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有助于教师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可以借鉴历史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讲课环节融入数学史可以让教师从历史视角讲解内容,从而使内容的讲解更加透彻,让课堂富有人文气息和历史感,因此数学史的融入让教师在备课时更加灵活,在讲课环节更加自信,从中也反映出附加式、复制式、及顺应式对于教师的教学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