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执政党道德形象研究

来源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ihua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政党道德形象就是执政党在执政理念中蕴含的道德价值、执政制度中坚持的道德取向和执政主体的道德品质方面展现给社会公众的表现,以及社会公众对其执政理念、执政制度和执政主体以其直接或间接感知而形成的整体性的道德印象和道德评价。执政党、媒介和社会公众是形成执政党道德形象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执政党自身道德形象塑造、媒介传播执政党道德以及社会公众对执政党道德的认识加工是一个循环往复异常复杂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道德形象主要包括制度、组织、普通党员以及领导干部四个维度,制度层面来说,其道德形象包括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基本规定性;组织层面来说,其道德形象包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实执行、提升绩效,凝心聚力、顾全大局等基本规定性;普通党员层面来说,其道德形象包括理想坚定、对党忠诚,品行端正、遵规守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民服务、无私奉献,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基本规定性;党员领导干部层面来说,其道德形象除具备普通党员的基本规定性外,还包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恪尽职守、勤政高效,秉公用权、廉洁自律。通过对我国执政党道德形象进行历史梳理,当前我国执政党道德形象之所以存在种种问题,主要是由于执政党道德建设的内外机制发生变化,传播媒介发生变化,社会公众的阶层结构以及参政意识发生变化。结合现阶段的需要,重塑良好执政党道德形象,需要从选人用人机制、道德教育机制、道德监督机制上狠抓我国执政主体的道德建设;需要尊重传播规律,从充分发挥党媒的资源优势、科学运用大众传媒等舆论工具方面加强建设执政党的道德形象解释系统;需要从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大力改善民生、加强人民群众教育上构建良好互动的党群关系等方面上下功夫。
其他文献
针对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多层次、多类型培养华文师资的必要性,阐释该培养模式的含义、目标和意义,论析模式内容、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条件,并从实践角
2014年党中央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改进农村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降胆固醇效应及改善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倒通过红篮球抽取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其中对
目前工业生产经济时代正逐渐向后工业体验经济时代过渡,服务设计系统思维和工具方法正逐步渗入当代产品设计中,产品领域的创新又引发了国内企业的转型和服务的升级。面对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