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牛鼻纹理的牛个体识别技术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ehuw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畜牧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个体识别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需要个体识别系统进行现代化管理。近年来,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牛个体识别系统在一些养牛场得到应用,但RFID标签易损坏、丢失,且面临着信息篡改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牛鼻纹理图像的牛个体识别方法。牛鼻纹理作为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难以伪造修改,且图像识别系统成本低、速度快,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牛个体识别方法,采用局部二值模式和韦伯局部描述符分别提取牛鼻纹理特征,由于提取的特征维数较大,因此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对两种特征降维,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对牛鼻纹理图像识别分类;本文对韦伯局部描述符方法的梯度方向计算部分作出了改进,使得识别效果有所提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特征融合的牛个体识别方法的准确率高于基于单一特征的牛个体识别方法,准确率达98.4%,并且该方法在图像旋转的情况下依然具有较高的鲁棒性。第二,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牛个体识别方法中,本文设计了一个CNN-12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卷积层后加入批量归一化层加快训练速度,在全连接层后加入Dropout层避免过拟合;并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的池化函数、激活函数、优化器以及batch-size大小对准确率的影响,最终在本文自建的牛鼻纹理图像数据集上准确率达98.99%。第三,本文提出了基于迁移学习的牛个体识别方法,首次将迁移学习的思想应用于牛鼻纹理图像识别中,使用多个模型进行迁移学习的实验,并对模型进行调整优化。实验证明,迁移学习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准确率更高,训练时间更少,最终迁移学习方法中选择使用MobileNet模型,准确率达99.26%,模型体积较小,可以部署到手机端,便于实践应用。第四,由于牛鼻纹理图像没有公开的数据集,因此自建62类的牛鼻纹理图像数据集。在基于特征融合的牛个体识别方法中,将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并使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增强图像对比度,使图像更加清晰;在基于CNN-12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以及基于迁移学习的方法中,将图像进行尺寸归一化处理,并使用数据增强方法扩充数据集。
其他文献
以洱海流域内两条重要河流—弥苴河和西洱河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历史资料,采取现场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水文水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影响。修建水利水电工程
财务报告是对企业经营信息的披露。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许多种类的财务报告呈报格式,尤其是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在契约论、有效市场理论、标准化理论和生
<正>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之间的拉萨地体内冈底斯造山带,是中国一条规模巨大、颇具找矿前景的铜铁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其资源量备受关
会议
采用尼尔逊势的宏观-微观理论系统研究了最近合成超重核^(294)118及其α衰变链的基态性质.给出了这些原子核的结合能、α衰变能和寿命,重点讨论了这些原子核的α衰变能.将计算
油气田的注空气开采工艺导致油气田设备及管线的严重腐蚀.为降低氧气对油气田设备及管线的腐蚀,研究了Na2SO3在油田水系统中的除氧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电化学探头法,研究了Na
Swine wastewater (SW) and olive mill wastewater (OMW) are two problematic wastes that have become major causes of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The main ob
由短视频引发的网络舆论事件越来越多,已成为当今社会引入注目的传播现象之一。与以往舆论形成过程相比,这些网络舆论的生成在传播主体、模式和动力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从主流媒体到普通个体,从引导到自发生成,从理性主导到情绪主导,引起这些变化的正是短视频独特的媒介基础与影像特性。因此,考察短视频引发网络舆论的影像传播机制可以发现短视频引发网络舆论的过程及传播背后的影像意义与文化价值。本文从影像传播视角出发,
学位
In previous papers, we have argued that a close connection may exist between the discontinuous northward displacement of the Adria plate and the spatio-temporal
根据介孔MOF孔径与生物大分子尺寸相当以及二者存在有机相容性匹配的特点,采用介孔分布在15~50nm的多级孔MOF材料IPD-mesoMOF-3为载体成功实现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化,并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pplication of the expanding commensurability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world’s major earthquake oc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