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离培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患者来源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以及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检测两者在TGF-β mRNA和IL-10mRNA上是否有差别,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白血病干细胞在免疫逃逸方面的表现,为进一步研究白血病干细胞及其免疫逃逸机制提供一点帮助。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和非白血病人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PBS洗涤稀释后悬浮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选符合荧光抗体标记的白血病干细胞(CD34+CD38-CD123+)及造血干细胞(CD34+CD38-CD123-),分选后细胞一部分继续培养并鉴定其干细胞性,一部分提取RNA,RT-PCR检测TGF-β mRNA和IL-10mRNA是否表达及其表达情况。结果:1.形态学观察:新鲜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多混有少量红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大小相对均匀,圆形或类圆形,折光性强;瑞氏染色可见细胞大小相对均匀,核质比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克隆形成,细胞克隆增多增大,但瑞氏染色可见细胞分化明显,细胞大小差别增大,胞膜多不规则,有皱褶,核质比大小不一。2.共培养:未用丝裂霉素处理的基质细胞做饲养层的共培养体系同丝裂霉素处理后的基质细胞做饲养层的共培养体系比较,有更多的鹅卵石细胞形成区且细胞相对更多。3.流式检测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CD34标记的细胞比例是动态变化的,CD34+CD38-CD123+细胞比例同培养时间成正比。4.RT-PCR:骨髓单个核细胞表达TGF-β mRNA和IL-10mRNA,同一细胞群中mRNA的表达TGF-β>IL-10。结论:1.白血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更容易形成细胞集落,其中可能存在白血病干细胞2本实验研究提示白血病干细胞可能存在于CD34+CD38-CD123+细胞群。3.本实验研究提示未经丝裂霉素处理的基质细胞做饲养层的共培养可以更好的扩增干细胞。4.本实验研究提示TGF-β mRNA和IL-10mRNA在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