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为景——论景观中的山石艺术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xi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头质坚、耐磨、耐风化、耐腐蚀,能够保存很久,更重要的是石头随手可得,使它成为了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天然物质资源。在西方和中国,石头有着不同的应用。西方,石头被大量应用于建筑、雕塑之中,体现出无处不在的追求完美造型的人工雕刻艺术。中国,石头的应用手法与西方迥异。中国古人不仅将石头作为一种传递艺术情趣的载体,更将石头本身作为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自然物质应用于园林中,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山石审美艺术。从18世纪初开始,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的园林艺术潮流,中国自然园林构筑模式被引用到欧洲园林中,出现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特别是18世纪中叶,在“中国热”造园浪潮的推动下,法国出现了以英国自然风致园和图画式园林相结合的园林形式,称之为“英中式花园”或“中国式花园”。中国的山石艺术在此时也被介绍到了欧洲,为欧洲园林山石从人工雕凿转向自然写意奠定了基础。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西方追求理性的完美的思维方式迅速传播到中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思想、意识的转变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下中国山石景观艺术的发展。山石艺术向着更加广阔领域拓展。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山石艺术不仅包括自然山石景观,也包括了经过加工的人造山石景观,它们共同构成了城市景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这样的变化与发展?中国园林中的山石艺术又将何去何从? 本文对中西山石艺术做比较研究,希望通过比较的手法找到中西文化下不同的山石艺术,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今中国景观艺术中山石的应用。本文从七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主要了解石头的基本属性,为探讨“石头何以成为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作铺垫。第二部分,以举例的方式说明石头在中西文化发展中不同的应用领域,直观地了解东西方的山石艺术。第三部分,通过比较的方法,将中国与西方园林山石审美艺术作对比分析,找出各自发展的不同点。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掇山叠石之法。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山石艺术掇叠法的探讨,把握园林山石艺术的精髓,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今景观艺术中的山石艺术的发展。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中西园林山石艺术间的交融与发展问题,分析当今山石艺术发展的趋势。第六部分,主要探讨中国现代园林中山石艺术的审美转变以及在当代社会思潮下发展中国园林中的山石艺术的有效途径。第七部分,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总结山石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展望景观山石艺术灿烂的明天。 独树一帜的中国山石艺术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山石艺术必然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转变,历史中的某些因素将不再适应当下大众的心理特征。那么,在这种发展形势下,我们应该立足“取其精华,丢其糟粕”的思想,创造出更加适合当下社会、大众心理的优秀景观山石艺术。
其他文献
交响曲与艺术歌曲是贯彻马勒创作活动的两大支柱,如果说前者的源头是《第一交响曲》,那么后者的源头就是《漂泊艺徒之歌》。文章以马勒这第一部声乐套曲作为研究对象,从该作品在
研究5×0.30HI钢丝帘线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以5×0.30HI钢丝帘线替代3×4×0.22HE钢丝帘线用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保护层,钢丝帘线粘合性能和耐腐蚀
加工航空零件时所用冷却液的角色正在经历一定程度的演变.加工车间多年来的做法是:直接将冷却液冲向加工区域.特别是对于需要使用冷却液加工的材料.现在,高压冷却技术可将冷
本文引入大量的数据与实例,结合传播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从受众的地位、期待、满足、心理诉求等方面针对当前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分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较早卖出盈利而较晚卖出亏损的行为。2005年股改开始后权证被重新引入市场,权证有更大的涨跌幅且能够T+0交易,这为我们研究处置效应提供了独特的样本。通
期刊
油画在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伴随着中国艺术家的探索和追求,一批批具有中国特点的油画作品相继问世,在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享受的同时,也促进了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当前,在经济
为了得到双曲抛物面上的等距曲线,提出一种双曲抛物面上样条曲线的等距曲线算法。在重心坐标系下,通过求双曲抛物样条曲线的法向量,得到相应的等距曲线。借助仿射变换和向量叉积
山特维克可乐满是全球范围内金属加工用切削刀具和刀具系统的领先品牌.公司拥有约8,000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30个国家,属山特维克集团内部的刀具业务领域.山特维克刀具年销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