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MSCT诊断价值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特征,结合其手术病理或活检穿刺结果作对照分析,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与肾上腺其他无功能性肿瘤的鉴别诊断问题。   研究对象与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10月-2012年2月期间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5例(手术标本12例,腹腔镜标本3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20例,转移瘤7例,其中两例为双侧病灶,无功能嗜铬细胞瘤8例,共50例,52个病灶,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8-75岁,中位年龄43岁。使用LightSpeedVCT64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层厚0.625mm,螺距0.984mm;对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随后30s、70s、3min动态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腹腔镜病理证实,或动态随访观察得以确诊。分析各组影像表现,包括肿瘤大小、形态、边缘、位置、钙化、出血、囊变、密度均匀性等。测量各期肿瘤实质平均CT值,各组间比较并绘制成时间.密度(T-D)曲线并归类。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一般为卵圆形,边界清楚,实质密度均匀,桃尖征为其特有征象,并与其他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灶好发于右侧肾上腺,部分病灶内可见钙化。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与其他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在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期CT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节细胞瘤平扫时密度高于腺瘤,低于嗜铬细胞瘤与转移瘤,而在增强扫描3期均低于其他3组肿瘤。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与其他无功能性肿瘤的T-D曲线类型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肾上腺节细胞瘤多表现为A型曲线,其他无功能性肿瘤表现为B、C、D型。   结论:临床上大部分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为无功能性肿瘤,无特殊临床表现。其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对其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肿瘤的平扫CT值、强化方式、各期强化程度、时间一密度曲线、桃尖征是鉴别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重要特征,肿瘤的形态、边界、瘤内钙化、发病部位对诊断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能够给予临床手术和随访充分的影像学依据。
其他文献
胃癌是常见人类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全世界癌症发病率的第四位,死亡率为全世界癌症的第二位。在日本、中国、东欧和拉丁美洲其发病率最高。尽管经过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其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