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荧的主体论美学观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i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荧是中国当代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主观学派的代表人,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遗憾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美学思想与高尔泰的美学思想被人们不加区别地当作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批判和否定后迄今没有得到人们公正对待和正确评价,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界最大的悲剧。今年是吕荧先生逝世40周年。在这特殊日子,正确阐释和实事求是地评价吕荧美学思想,恢复吕荧美学思想的地位和声誉,还他以公道,还历史以本来面貌,是我们对他最好的怀念。本文对吕荧的美学思想进行系统地梳理,力求从美的本质、美感、美的范畴等方面归纳出吕荧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把它的美学思想和美学大讨论中其它学派的思想进行比较,据此对吕荧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他对中国美学发展的贡献做出一个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概述了吕荧的生平及其追求美,探索美的学术道路,揭示吕荧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章,吕荧思想的理论来源及慨论,对吕荧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简单反思和梳理,并试图把握吕荧美学思想的整体面貌。第三章,作为本文的重点部分,从吕荧的美的本质观、吕荧的美感理论、吕荧的美的范畴论这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对吕荧的美学思想进行分析。第四章,把吕荧的美学思想和其它学派的思想放在一块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吕荧思想的整体把握。本章也是本文的重点。第五章,把吕荧和高尔泰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他们都是主观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美学思想确有很大区别,吕荧比高尔泰更多地注意了美的客观性,是唯物的。而高尔泰则以其“美感点燃美”将美的主观性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是唯心的。第六章,分别从吕荧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影响和吕荧主体论美学观的局限性两个方面,对吕荧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吕荧美学思想对当前美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结语部分,提出对于吕荧的美学思想,我们既要吸取它的合理内涵,又要超越它的理论局限,在不断的理论创新中进一步发展吕荧的美学思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诗歌和绘画同样作为艺术范畴,必然有相通之处。在我们中国,诗画同律俨然成为了一种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现象。本文认为同律是外在形象与内在本质的共同体现,诗画同律应将表现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批判地继承了社会发展思想史上一切优秀成果,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毛泽东认识论思想吸取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和中国传统认识论
近几十年来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也不断增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形势益严峻。自上个世纪以来,西方就已经开始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对于生态危机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但将生态作为考量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来进行研究的理论资料还十分缺失。究竟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在哪里以及今后应如何有效地防治生态问题,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戴维·佩珀作为当今生态社会主义思想
学位
传统的电网调度运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只关注某一个调度阶段内的风险状况,忽略前一个调度阶段对后续阶段的影响,无法综合反映调度运行全过程的风险水平,也无法提供适应调度
该文从课程的定义着手,通过对课程价值的具体分析,从价值主体的选择和价值内涵的选择两个维度,揭示了课程价值的“应然”取向.以此为基轴,对中国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进
后现代主义哲学又称后现代哲学,系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及组成部分。它本质上是一种与现代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是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