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水象甲是我国重要植物检疫对象,1988年传入我国后由其为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为10-67%,是中国以及东亚地区水稻生产的最大威胁。目前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为探讨稻水象甲生物防治的可行性,进行了利用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稻水象甲幼虫与利用昆虫病原真菌生物防治稻水象甲成虫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如下:
1.室内测定了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feltiaeOtio)对稻水象甲幼虫的致死中量和致死中时。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稻水象甲幼虫的TDM模型以及LC50、LC90与LT50、LT90。接种后3~12d,S.feltiaeOtio对稻水象甲幼虫的LC50为115.57×106~3.14×106IJ/m2;LC90为1123.03×106~30.52×106IJ/m2。0.1×106IJ/m2~0.8×106IJ/m2处理下,LT50的估计值范围为3.41d~1.26d;0.4×106IJ/m2~1.6×106IJ/m2浓度处理下LT90的估计值范围为4.73d~2.75d。
2.室外盆栽试验检测了昆虫病原线虫S.feltiaeOtio、15-2和0396Y3个品系防治稻水象甲幼虫的效果。结果表明,接入各个线虫品系7d后,最高剂量(160万IJ/m2)下,S.feltiaeOtio稻水象甲幼虫的死亡率为73.3%,0396Y稻水象甲幼虫的死亡率为37.7%,15-2稻水象甲幼虫的死亡率为78%;最低剂量(10万IJ/m2)下,S.feltiaeOtio稻水象甲幼虫的死亡率为16.3%;0396Y稻水象甲幼虫的死亡率为9.0%;15-2稻水象甲幼虫的死亡率为17.3%。
3.研究了水中存放时间对昆虫病原线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feltiaeOtio,0396Y和15-23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在水中存放36h后,致病力都有所下降。
昆虫病原线虫15-2品系36h内致大蜡螟开始死亡和全部死亡波动幅度最小,表现出该品系比其它两个品系有更强的耐水性。0396Y和S.feltiaeOtio,水中存放4h时致病力最强。
4.从稻水象甲成虫、玉米螟幼虫以及其它未鉴定昆虫体表上分离得到32株真菌,分别进行了对稻水象甲成虫的致病性检测。经过高剂量的真菌分生孢子处理稻水象甲成虫的初级筛选,大多数菌株对稻水象甲成虫的致病性都很弱,对成虫致死率50%以上的只有13株,11株无致病性。B05002-dsx,B05001-ymm和B05003-ymm3株白僵菌对稻水象甲成虫的致死率达100%。
高浓度剂量1.0×108conidia/ml处理下,菌株B05002-dsx和B05001-ymm对稻水象甲一代成虫的致死率达100%。菌株B05001-ymm低浓度剂量1.0×105conidia/ml处理下,对稻水象甲一代成虫的致死率未达到50%。
5.测定了球孢白僵菌菌株B05002-dsx和B05001-ymm对稻水象甲成虫的毒力,比较了两菌株毒力的强弱。用TDM模型分析了两株球孢白僵菌在不同浓度下对稻水象甲成虫的毒力,结果两株球孢白僵菌对稻水象甲都表现出较强的毒力,累计死亡率可达100%。给出了各菌株处理下稻水象甲累计死亡率和条件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变化的曲面图,从曲面图的高度和变化趋势,综合时间和剂量效应比较了两菌株之间毒力的强弱,菌株B05002-dsx强于菌株B05001-ymm。并给出了LC50、LT50和LC90、LT90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