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多年来,在“退二进三”政策的指导下,滨水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功能置换,成为促进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催化剂。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粗放式的开发模式难以避免地滋生了诸多问题。将有机城市思想引入滨水区城市设计当中,并跳出狭隘地把滨水城市设计理解为空间环境设计的思想,系统地分析滨水区中经济,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认识滨水区开发中的利害关系,寻求滨水区开发过程的一种整体化的状态。有机城市思想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是强调城市系统本身同有机生命体一样具有结构性与能动性;另一方面强调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呈现良性循环,并能够塑造出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的环境。论文通过深入调研重庆主城滨江区,在相关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有机体理论、系统论、仿生学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学理论、弹性城市理论明确了有机城市思想内涵、有机城市的定义与特征、有机城市形态模式,构建了有机城市思想体系,形成对有机城市综合性的科学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有机城思想的城市设计方法。首先,借鉴系统论中系统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基本特征,按照“宏观—中观—微观”建立分层级的大结构;然后,基于前文对有机城市思想主要特征的分析,得出山地滨江地段城市设计的关键性要素。最后,按照有机城市思想系统三要素“经济有机、社会有机、环境有机”区分每个层级具体针对滨江区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并与分析的现状问题相对应。从而最终构建出基于有机城市思想的山地滨江区城市设计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获得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意见和建议。论文总共五部分,分为七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文章研究的主要背景、选题的主要意义、研究的主体内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论文主体框架等。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以及第三章,是文章的理论梳理及其研究部分,主要包括了国内外山地城市滨江区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梳理了有机城市思想的来源,以及和其他城市思想的对比,提出有机城市思想特征和构成要素。第三部分为第四章,是对重庆主城滨江区的现状分析,分别梳理了主城滨江区“两江四岸”和井双片区的现状基本特征和规划建设问题:第四部分为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第五章基于有机城市思想三要素和城市设计分层思想,从而得出了基于有机城市思想的山地城市滨江地段城市设计体系框架。第六章则是对这个体系框架下面的具体内容,按照宏观、中观、微观层次进行的详细阐述。第五部分为第七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对基于有机城市思想的山地城市滨江区城市设计方法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