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散文论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7606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臧克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著名诗人和重要散文家。在70年的写作生涯中,他经历了由“诗压散文”到“散文压诗”的创作过程。尽管臧克家以诗著称,其诗名往往压倒文名,可评论界对臧克家的散文研究却远远少于对他诗学的研究。近20部散文集,100多万字的散文著作,显示出臧克家蔚为大观、不容忽视的散文成就。 本文认为,在新诗文体建设上卓有成绩的臧克家,在散文文体建设方面也保持着清醒的文体自觉,为散文文体的深化与发展不断开拓创新。他的诗没有散文化,他的散文却有诗魂,好似蓝田生烟的美玉,彰显着“建筑、绘画、音乐的美”的散文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臧克家诗和散文的文体差异,阐释他融精炼、抒情、文采为一体的散文创作特色,昭示“诗人散文”的诗化特征。臧克家散文的文化品位来源于他的语言品位、传统修养和人格精神。本文通过对臧克家散文文体的分析,希望有利于丰富中国当代散文研究理论成果。
其他文献
该论文是研究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期传教士描述粤语的文献,从而分析该时期粤音,词彙及语法的面貌,并与现今的粤语作对照,了解粤语近百年来的变化.该论文透过十九世纪中
纵览王安忆的小说作品,从早期执着于自我情感、个人经验的主观个人化表达,到热切关注社会问题、社会生活现象并进行艺术再创造,直至九十年代对人性、人的生存状态的多元化探索,不
该文将三个方面来比较,认识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潜在写作”和西方文学史尤其是美国文学史中的“抽屉文学”.首先,该文将会对两种现象及其发生背景进行描述,这乃是该文分析,论
本文对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之一:本雅明赎救论的美学思想作了论述。文章结合本雅明的人生经历及其性格特征,着重探讨了他美学思想中的两种倾向:犹太教神秘主义和马克思唯
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两种小说类型。然而,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几乎一致的观点是新历史小说是对革命历史小说的一种反叛与颠覆,摒弃了革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