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exosome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其蛋白质组学分析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y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离鉴定人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exosome(human umbilical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 hucMSC-Ex),研究hucMSC-Ex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并对hucMSC-Ex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  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hucMSC,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成脂和成骨诱导实验鉴定hucMSC;采用蔗糖密度梯度联合超滤超速离心法从hucMSC的无血清培养上清中分离并纯化hucMSC-Ex,透射电镜下观察hucMSC-Ex的形态特征,Nanosight可视型纳米颗粒分析仪检测hucMSC-Ex的直径分布情况,Western-blot检测hucMSC-Ex表面标记CD9和HSP70,SDS-PAGE对hucMSC-Ex的蛋白质组分进行初步分析;将分离纯化的hucMSC-Ex体外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综合运用MTT、细胞计数、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基质胶小管形成实验观察hucMSC-Ex对EA.hy926细胞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的影响,并运用Western-blot、免疫荧光、Luminex技术寻找hucMSC-Ex促进血管形成的可能机制;运用LC-MS/MS技术对hucMSC-Ex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并通过PANTHER软件对这些蛋白质进行分类和功能富集分析。  结果:成功分离得到hucMSC,高表达CD29、CD44、CD90和CD105,不表达CD34和HLA-DR,成脂、成骨诱导试验阳性;成功分离纯化出的hucMSC-Ex为直径在30~100nm左右的圆形或椭网形膜性小囊泡,具有特征性的“杯状”结构,表达exosome表面标记蛋白CD9和HSP70,且蛋白质组分较hucMSC有明显不同,均在55~70KD及170KD~处有富集;hucMSC-Ex在体外能够呈浓度依赖性促进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的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并活化EA.hy926细胞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运用LC-MS/MS从hucMSC-Ex中鉴定出499种蛋白质,包括骨架/结构蛋白、钙结合蛋白、细胞外基质/分泌蛋白、分子伴侣、粘附分子、受体、酶调节器、小GTP酶/GTP结合蛋白、激酶、代谢酶(包括水解酶、氧化还原酶、转移酶、合成酶、异构酶等)、核蛋白、转录因子、分拣/运输蛋白、免疫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富含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并涉及包括细胞增殖、迁移、粘附和血管形成相关信号通路在内的80种信号通路。  结论:采用蔗糖密度梯度联合超滤超速离心法可以成功从hucMSC的无血清培养上清中分离纯化得到exosome; hucMSC-Ex在体外能够通过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EA.hy926细胞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提示hucMSC-Ex可以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来达到组织损伤修复的目的;采用LC-MS/MS对hucMSC-Ex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成功鉴定出499种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出能有效改善组织损伤的一系列候选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和研究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住院治疗高血压患者128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在县医院开展的价值和问题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间行 PKrP 治疗 BPH 患者43例开展情况,术后随访15天~1年。结果43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每组130例,对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目的:分析对孕妇进行孕期体重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至2013年到本院进行产检的200例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孕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联合辅酶Q10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80例符合溶栓治疗指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