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磷胁迫下水稻叶片光合特性以及水水循环功能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r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水稻品种浙农966(Oryza sativa L.subsp.Indica)为试验材料,研究缺磷不同时期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水稻在缺磷胁迫下的一些光保护机制,特别研究了在缺磷条件下水水循环对过剩光能的耗散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缺磷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当水稻长到七叶期时进行缺磷处理。每隔8d观察缺磷对水稻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能量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缺磷引起水稻叶片CO2同化能力下降在前16d比较缓慢,16d后下降加快。光合机构在短期缺磷处理后并未受到影响,而在长期缺磷处理后受到伤害,这可能与水稻本身的光保护机制有关。缺磷前16d,Fv/Fm没有变化而Fv′/Fm′显著下降说明植物可以通过降低激发能捕获效率,而使光能在没有到达PS Ⅱ反应中心之前就被耗散掉,与此同时缺磷叶片中非光化学猝灭热耗散(NPQ)也显著增强,活性氧清除酶系统中各种抗氧化酶(SOD和APX)活性明显升高。缺磷初期水稻叶片中一系列的光保护机制被启动,使PS Ⅱ免受伤害。缺磷处理时间大于16d后,虽然这些光保护机制仍然在发挥作用,但其有限的能力无法清除所有过剩光能,导致过剩光能积累,活性氧(ROS)积累加剧,进一步对光合系统造成破坏。 2.缺磷水稻中水水循环对过剩光能的耗散作用 水稻缺磷10d后,研究了水水循环对过剩光能的耗散作用。研究发现缺磷叶片中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植物吸收的光能就会超过CO2同化的需要而产生过剩光能,其他的耗能途径就会被启动。我们发现缺磷10d后ΦPS Ⅱ在21%O2下测定的值与对照相比并无显著变化,但当O2下降到2%时,缺磷叶片中的ΦPS Ⅱ显著下降,说明缺磷叶片中通过PSⅡ的电子有一部分是传递给氧气的。水稻缺磷叶片中ΦPS Ⅱ/ΦCO2比值明显提高,ΦPS Ⅱ/ΦCO2比值的升高说明叶片中启动了除CO2固定以外的其他电子利用库。另一方面,我们研究了缺磷对水稻叶片电子流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缺磷条件下通过PS Ⅱ的总的电子Jf保持不变,用于CO2还原和氧化的电子占总电子的比率Jg/Jf却显著下降,与此同时被认为主要用于水水循环的剩余电子部分的比率Jo/Jf却显著增加,这说明缺磷后水水循环增强,分流了一部分电子。虽然我们也发现缺磷叶片中用于光呼吸部分的电子Jo/Jf也增强了,但其增强幅度远远小于水水循环,说明在缺磷条件下水水循环的反应比光呼吸敏感的多。此外,在21%的O2下,缺磷叶片qP保持不变,qN显著上升,但是当O2浓度降到2%时,缺磷叶片
其他文献
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深入研究消费者集体认同对消费文化定位广告偏好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消费者群体认同度影响其对消费文化定位广告的偏好,且群体独特性在这个过程中起调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民用领域和军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波功率放大器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对整个通信系统有直接的影响,尤
脉冲超宽带技术是一种新颖的通信方案,是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的热门候选方案之一,它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力和穿透能力,能实现通信与定位的融合,为室内密集多径环境下的测距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