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有机纳米杂化光致变色纳米带与表征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ha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带以其独特的性质,在光、电等领域有巨大的潜在的应用价值,从而引起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光致变色材料广泛应用于信息存储、装饰和包装材料、信号显示等领域。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光致变色纳米粒子掺入到高分子中制备无机-有机光致变色纳米带,是一个新颖的研究课题。本文将AgX水溶胶、AgX有机溶胶、双硫腙锌(Zn(HDz)2)分别掺入到聚乙烯醇(PV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利用溶胶-凝胶法配制成具有一定粘度的前驱体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AgX/PVA复合纳米带、AgX/PMMA复合纳米带、Zn(HDz)2/PVA复合纳米带及AgX/PVP复合纳米纤维。采用XRD、FTIR、SEM、UV-Vi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gX/PVA、Zn(HDz)2/PVA复合纳米带宽度为1~2μm,厚度为100nm;AgX/PMMA复合纳米带宽度为5~10μm,厚度为1μm;AgX/PVP复合纳米纤维直径为200nm。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质。
其他文献
  钢板桩支护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特别是淤泥或淤泥质土较厚的泵闸(深)基坑,此类支护方式在止水效果和挡土能力上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保障了基坑开挖的安全性,鉴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在同类型桥梁中居世界第三、国内第一。大桥南锚碇深基坑支护首次采用了"∞"字形地连墙井筒结构。地连墙厚1.5m,最大深度达51.5m,墙底入岩深度达3.0m,而且有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irect Alcohol Fuel Cells,DAFCs),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环境友好型能源,具有燃料来源丰富、能量密度高、便于操作以及运行温度低等优点。在碱性介质中,DAFCs不仅能有效缓解醇类渗透问题,具有优异于酸性条件下的反应动力学,而且在该条件下催化剂的选择范围大大拓宽。Pd比Pt价格低廉,储量相对丰富,在碱性环境中表现出优于Pt的电催化性能,因此Pd基催化剂逐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