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松鼠(sciurus vulgaris),又名灰鼠,俗名灰狗子,属啮齿目(Rodentia),松鼠科(Sciuridae),松鼠属(Sciurus),是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一种树栖昼行性小型啮齿类动物,尤喜居于以红松为主的针叶林,对红松林的天然演替有重要作用。以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区松鼠岛内松鼠为研究对象,于2006年2月~2006年6月,观察其在非笼养条件下采食行为,建立了该饲养条件下包括5种行为的松鼠采食行为谱,与野生环境松鼠采食行为作比较,建立与采食点相关的微生境回归方程。粪便DNA分析技术是以动物粪便为研究材料,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动物的DNA,从而获得动物有关的遗传信息。本试验以松鼠粪便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硫氰酸胍裂解法提取粪便中松鼠基因组DNA的条件,应用PCR方法对松鼠SRY和SOX9基因中保的守序列进行扩增,以SRY基因扩增结果对粪便来源个体进行性别判定,估计了太阳岛地区松鼠种群的性别构成。在对SRY和SOX9基因扩增结果进行测序后,经Blast比较后发现,获得的DNA片段有比较多的插入和缺失,这与粪便中提取DNA质量较差有关。研究结论如下:1.在半人工饲养条件下松鼠岛内的松鼠采食行为发生很大改变,尤其在行为结构上,经t检验后发现,警戒行为、领域行为和贮食行为发生频率和时间长度均有所降低。环境因子的缺乏和人为的干扰,使饲养环境内的松鼠生活习性家养化,应对恶劣环境和躲避天敌的能力均较野生状态有所下降。2.以硫氰酸胍裂解法提取粪便中DNA,PCR扩增判定性别的可应用于松鼠性别鉴定,并且,获得了松鼠SRY和SOX9基因的部分保守序列。3.松鼠岛内松鼠种群性别比例约为:雄(♂):雌(♀)=59:27。过多的雄性导致饲养地内没有形成可自我维持的种群,每年仍需引入一定量的野生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