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与弧”这对元素,是构成所有三维、二维形态的基本元素——“基本元”。与“世间无物非阴阳”相近,可以说“世间无物非角弧”。在对中国书画形式的探究和阐发中,利用“角与弧”这对具有精密逻辑性背景的元素,可以提出书画研究中的“元理论”。 本文尝试以“角与弧”为线索,对中国书画作品在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上进行基于“格式塔”、“视知觉”等原理上的分析阐释,对围绕“角与弧”展开的各种类比、通感、移情、内模仿、异质同构等现象进行具体剖析。从而,结合“角性”与“弧性”的阐发,理性、逻辑性、思辨性、实证性地探讨了书画作品在:一、物理属性和感官属性(刚柔、筋骨、冷热、表情等);二、线条(点线面)的外轮廓、点线面的组合(结构)、大块面的组合(布局、构图);三、节奏与韵律、“角折”与“弧转”、“角性力”与“弧性力”、“发动力”与“制动力”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圆锥体为“角与弧”的客观成因、“书画同法”的当代阐释、“有机性”为中国书画的主要特性等较为新颖的论点。 最后,对书画作品的传统理念、现代境遇,以及当代书画作品的现状和未来做了一番阐述,并根据形式构成原理上的相同或相近,提出艺术上“中西大同”的理想。 本文力图在艺术研究的“元理论”构建上做出一点拓展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