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及无创肝纤维模型对其诊断效能的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12345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回顾性研究,重点分析年轻肝硬化组患者(≤35岁)的临床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肝硬化发生发展趋于年轻化的内在机制提供病例信息;通过分析和比较GPR、APRI、FIB-4无创肝纤维模型对年轻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效能,为该特殊人群早期诊断和科学管理提供临床实践依据。
  [方法]
  本课题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共筛选我院感染科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诊断符合入组条件患者389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检查结果,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283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年轻组(≤35岁)和高年龄组(>35岁)进行以下研究;
  1.对比不同年龄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轻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
  2.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不同年龄组肝硬化的相关因素,研究年轻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3.绘制受试者操作曲线(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ROC),比较曲线下面积(theareaundertheROCcurves,AUC),对比和评估GPR、APRI和FIB-4对年轻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结果]
  1.一般资料:年轻肝硬化组中男性患者比例、乙肝家族史率、母亲有乙肝病史率均高于高年龄肝硬化组,乙肝感染年限在年轻肝硬化组小于高年龄肝硬化组,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临床表现:年轻肝硬化组发生腹胀、纳差、肝区或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皮肤或巩膜黄染、下肢浮肿症状、门脉高压和/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比例显著低于高年龄肝硬化组(P<0.05)。
  并发症和Child-Pugh分级:年轻肝硬化组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失代偿、肝性脑病的比例均低于高年龄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年轻肝硬化组和高年龄肝硬化组的Child-Pugh分级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
  实验室结果:年轻肝硬化组的HBVDNA阳性率、HBVDNA水平、ALB、WBC、RBC、PLT、AFP、ALT均显著高于高年龄肝硬化组(P<0.05)。
  2.Logistics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GGT>60U/L、WBC<4×109/L、PLT<125×109/L为肝硬化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年轻组中PLT<125×109/L和有饮酒史是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年龄组中PLT<125×109/L、低RBC水平、高RDW是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3.总人群中,GPR、APRI、FIB-4诊断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5,0.528,0.702;Delong法对比显示,FIB-4的AUC显著高于APRI和GPR(P<0.05),FIB-4和GPR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年轻组中,GPR、APRI、FIB-4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635,0.511,0.546;对比显示,GPR的AUC显著高于APRI和FIB-4(P<0.05)。
  4.GPR、APRI、FIB-4诊断年轻组肝硬化最佳阈值(cutoffvalue)分别为1.075、0.495、5.36,诊断高年龄组肝硬化的最佳cutoff值分别为0.305、0.44、2.91。取灵敏度为90%时,GPR、APRI、FIB-4在年轻组中的cutoff值分别为0.205、0.315、0.645,在高年龄组分别为0.255、0.44、1.41。取特异度为90%时,GPR、APRI、FIB-4在年轻组中的cutoff值分别为1.815、10.82、4.55,在高年龄组中分别为1.815、10.69、4.37。
  [结论]
  1.相比高年龄肝硬化组,母婴传播、高HBV-DNA水平可能与年轻肝硬化发生相关;年轻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轻微,症状不典型,并发症较少。
  2.在年轻组中PLT<125×109/L和有饮酒史是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3.总人群和高年龄组中,FIB-4的肝硬化诊断效能最高。年轻组中,GPR的肝硬化诊断效能显著优于APRI和FIB-4。灵敏度为90%时,三种模型在高年龄组诊断效能均高于年轻组,特异度为90%时,三种模型在高年龄组和年轻组诊断效能相当。
其他文献
期刊
第一部分糖尿病神经疼痛小鼠脊髓lncRNAs和mRNAs的全局表达分析  目的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DNP的药物疗效仍相当低,因此探究DNP的发生机制及治疗靶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已经有研究证实DNP的发生机制与中枢及外周敏化、小胶质细胞激活、炎症介质等有密切的相关性,但具体的机制仍然不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一类不参与翻译的RNA分
学位
报纸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C型孢疹病毒中的γ亚科,人群普遍易感,据统计,全世界90%以上成人感染EB病毒。EB病毒感染后一般无明显或伴随较微弱的临床症状,但EB病毒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致癌病毒,与人类多种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例如鼻咽癌、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胃癌等肿瘤。因此,治疗EB病毒感染对于预防EB病毒感染相关肿瘤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
学位
研究背景  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普外科和妇科的主流术式,由于麻醉技术的发展和支撑,各种长时间的人工气腹的术式被广泛应用。在腹腔镜手术行机械通气时,人工气腹对膈肌功能的影响导致肺通气、肺换气异常以及低氧血症的潜在风险增加。对于存在肺部疾病的患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癌等,人工气腹会进一步加重患者肺通气、肺换气异常以及低氧血症的风险,术后可能出现撤机困难。在围手术期加强膈肌和肺功能的监测,对
学位
期刊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