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高校国有资产有着与企业国有资产不同的基本特征,在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历史时期,高校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通过对高校国有资产科学管理,促进和保障高校创新争优发展,是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在厘清“资产”、“国有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回顾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走过的历史轨迹,概括现阶段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的基本状况,并简单介绍国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状况,之后从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概括现阶段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产权管理不明晰、管理方式较落后以及我国高校非经营性资产转成经营性资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基本成因,主要包括:我国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资产管理过程中竞争机制不足、市场意识淡薄、高校国有资产监管法治不足、缺乏科学的绩效机制。针对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一二三”的指导思想,即一个核心目标、两个主要的突破方向和三个基本原则,以保值增值为核心目标,主要从资产管理意识和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两个方向上进行突破,坚持全面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分类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与可持续发展三项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拓宽高校教育资金渠道,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督制度、建立高校国有资产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后以T大学为例,首先介绍学校的情况和资产管理现状,然后对T大学在国有资产的公用房屋改革、资产管理信息化以及技术转移等资产管理方面进行实证研究,以期能够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作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