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人们对于禽类免疫系统结构知之甚少,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鸡作为通用模型来研究禽类的免疫系统,而最新研究表明在鸡与其他鸟类之间存在很多并不共有的免疫因子。本研究以鸭作为研究雁形目的一种模型,因其与鸡相比对多种微生物呈现不同的免疫反应,侧重于鉴别鸭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家族并检测其是否为功能基因,而后分析其蛋白结构并尝试鉴别鸭与鸡之间的突变位点,故此可以得到关于鸟类进化的更清晰的数据,进而研究这些突变位点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首先,从鸭的多种组织中克隆并表达近乎全部的TLRs家族序列包括1-1,1-2,2-1,2-2,3,4,5,7,15,21还有鹅的2-1,2-2,4,5等,这些序列与已知的TLRs属于直系同源。结果显示在鸟纲三种不同目(雁形目、鸡形目和雀形目)的Toll样受体(TLRs)基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研究还发现作用于特殊氨基酸位点的阳性选择模式与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识别中的种特异性差异有关;此外本研究还成功克隆了鸭的NOD样受体如NOD1, NLRX1, NLR3及NLR5(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这三种NOD样受体基因在所有鸟纲物种中存在),并且克隆了属于RLRs家族的LGP2, EIF4A3,和Dicer I3型等的基因以及另一家族的CLEC16A基因。这些研究都为TLR多态性在新的禽类模型物种中的进化模式与意义提供了证据,并扩展了现有禽类免疫遗传基因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