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瑟·米勒是战后美国现实主义戏剧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他的社会问题剧作继承了30年代美国左翼戏剧的传统,推动着战后美国现实主义戏剧的不断前进,引导着美国戏剧主流的发展方向。他不仅是一位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剧作大师,他更是西方戏剧界里一位闻名遐迩的戏剧理论家。他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里,高中毕业后,干过各种杂活,早年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的戏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萨勒姆的女巫》是继《推销员之死》之后的又一力作,是一部借历史题材反衬现实的悲剧,是一部反对政治迫害的历史悲剧。它的成功不仅在于米勒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更重要的是用此剧借古喻今,试图从普通人身上唤醒人类泯灭的良知和找寻社会渐逝的道德规范,虽然是以悲剧结局,但留给人们的印象却不是悲观和失望,而是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这也是米勒与众不同的悲剧观所在。千百年来,希腊悲剧作为一种戏剧形式被人们不断的传承,人们认为只有身居高位的王公贵族才可以做悲剧的主人公,他们往往受制于命运的掌控,无法逃脱,从而酿成悲剧直至毁灭。而米勒在戏剧中启用了普罗科特,一个普通的农民,他莫名其妙的卷进了一场荒谬的“驱巫骗局”。在迷惘和挣扎中,他经历了各种角色的转换。从婚姻的背叛者到保护妻子的完美丈夫,从婚外情的情人到玩弄情感的骗子,从普通的公民到伸张正义的捍卫者。他为了戳穿骗局,挺身而出,大闹法庭。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他的救赎之路传递了一种积极的正能量。普罗科特虽死犹生,他用生命誓死维护了自己尊严和名声。这也是米勒与传统悲剧观的不同之处。与此同时,希腊戏剧注重悲剧的艺术功用性,却忽视了悲剧与社会的关系,即悲剧的社会作用。从表面上看,作者米勒好像是在写一个众所周知的历史题材,但他的眼睛始终是盯着美国当代政局。因此,米勒的悲剧不再是“悲惧”,带给人的不再是恐惧和怜悯,而是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具有鼓舞人的力量,具有积极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