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般情况下,なる是表示主体的变化的动词。但是,本文着眼于研究了表示非变化用法的なる。这种情况下的なる,通常能与だ/である替换使用,并且句子的意思不发生改变。为了研究表示非变化意思的なる,对于なる的多义性的介绍是很有必要的。在一些日语词典里,比如《新明解》、《广辞苑》等字典,记录了自动词なる的多种词义。而且,小泉等人(1989)从日语教育的角度,按照表示对象的补语的文脉的不同,把自动词なる细分成了19个语义项。这些先行研究都可以说明自动词なる本身在词义方面有很广泛的多样性。另外,也有一些关于表示非变化意义的になります的研究,比如,佐藤(2003)、苏(2005)和本多(2006)等。但是,这些研究的共同问题就是没有将になります的具体使用场合和表达效果说明清楚。本文不是研究非变化谓语なる的全部用法,而是就两点用法进行深入讨论。一点是:关于表示两者关系的用法的研究;另一点是:关于になります的具体使用场合和表现效果的探讨。希望通过对这两点的深入研究,能对非变化谓语なる的用法进行更加清楚的说明。本文从电视剧台词和《现代日本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中,抽取了非变化谓语になる/になります的实际使用例子进行了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表示两者关系的なる:通过用AはBになる的形式,表示A=B的关系。(1)在这种解释为表示两者关系的用法中,有一种被称为计算型的推论过程参与其中,并且,这种推论是指基于某种规则或者标准的客观性推论。(2)表示变化的なる是关于现实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动态变化的叙述,与此相对,表示两者关系的なる是关于推论的动态过程的叙述。(3)自动词なる的既表示变化又表示非变化这两者看似矛盾的用法,在达到某种结果这个层面,含义是相通的。(4)根据表示两者关系的なる和表示现实世界中变化的なる有相似性这一点,可以认为这种用法是一种派生词义。(5)因为在表示客观推论的过程中,通过使用なる这种表达可以产生排除个人意图的作用,所以表示两者关系的なる的用法有了合理性。2.交际场合下的になります:这种类型的なる通常在向对方提供某种物品、进行结算、做某场所的向导和说明这四种场合下使用。在这些交际场合下,可以明确地判断,说话人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所属的组织与听话人进行交流。因此,将自己职责范围内管理的具体物品提供给对方时,或者将一些知识层面的信息等抽象的东西提供给对方时,这种表达方式被经常使用。另外,从语用学的得体原则的角度分析,使用这种类型的になります可以起到尊敬对方并且使所言事情更加客观化的作用。“になります”的尊敬程度处在比です高、比でございます低的中间位置。通过使用这种表达方式,可以满足对方那种希望受到他人尊敬又希望与他人亲近的积极面子。更进一步说,与表示断定的です相比,になります是非意志型的,有将言语行为归为非个人意志的产物的功能,这能够让说话人和听话人虽然处于不同的立场,却不会产生明显的对立关系。向客人做出说明时,更加重视事物的客观性,这种充分考虑对方面子的策略能够起到使交流更加愉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