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7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之一,导致无法扭转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何快速有效的治疗脊髓损伤仍然是现在以及未来的研究热点及难点。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一直是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方法之一,而高压氧作为临床上广泛运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仍然处于进一步研究过程中。大量文献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可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降低炎症浸润,促进感觉及运动机能恢复。大量临床研究证明,高压氧疗法(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可以提高缺血缺氧区域氧分压及氧含量,抑制外周血中炎症细胞活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本文通过对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研究,探讨在骨髓间充值干细胞移植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疗法对脊髓损伤大鼠损伤组织的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方法:  1.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收集,培养及鉴定。  2.分组: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钳夹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脊髓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SCI+BMSCs组)、脊髓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高压氧组(SCI+BMSCs+HBO组)四个实验组。  3.行为学评定:脊髓损伤术前1天及术后1、3、7、14天使用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观察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4.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组织NF-κB、IκB-α、TNF-α、IL-1β含量。  5.ELISA法测定脊髓组织TNF-α、IL-1β表达量。  6.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组织石蜡切片NF-κB p65蛋白表达量。  7.脊髓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  结果:  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多为长梭形,有细小突起,可成旋涡状及放射状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CD29及CD90高表达,分别为99.38%。99.48%;CD45低表达,为1.52%。脊髓损伤后损伤组织NF-κB、TNF-α及IL-1β蛋白的含量均明显增加,IκB-α蛋白含量以及BBB评分均明显减少;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SCs移植后,NF-κB、TNF-α及IL-1β蛋白的含量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较SCI组明显降低,IκB-α蛋白含量及BBB评分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较SCI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干预后,NF-κB、TNF-α及IL-1β蛋白的含量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较SCI+BMSCs组明显降低,IκB-α蛋白含量及BBB评分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较SCI+BMSCs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假手术组脊髓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SCI组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SCI+BMSCs组炎症反应减轻;SCI+BMSCs+HBO组炎症反应进一步减轻,炎性细胞明显减少。  结论:  脊髓损伤后损伤组织NF-κB蛋白的含量升高,IκB-α蛋白含量降低,高压氧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NF-κB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IκB-α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两者联合后治疗脊髓损伤有协同效应,机制与下调NF-κB炎症信号通路有关,对治疗脊髓继发性损伤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各地方政府部门认识到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交通工程进行合理完善的规划,对于城市经济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调动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目前交通工程管理中存在的
班主任是学生最直接、最亲密的教育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促进学生成长乃至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促使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本文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