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作分集无线网络的跨层设计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f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是阻碍信道容量增加和服务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而MIMO技术是应对衰落的有效方法。但是MIMO技术要求每个通信设备必须具备多根天线,通常不易实现,协作通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协作通信把无线信道,无线网络,物理层传输技术等综合在一起进行设计和优化,不仅能够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减少通信的中断概率,而且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数据速率、扩展网络的覆盖范围。无线网络中协作通信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前沿课题,在以多跳蜂窝网、多跳局域网、无线Ad Hoc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中,将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本文以实现协作分集在无线温度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为目标,对协作分集方案及其中的中继选择方案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在机会中继方案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协作分集方案。在中继选择阶段,通过源节点对中继选择的确认,减小了中继选择的碰撞概率;在数据传输阶段,目的节点增加反馈机制,以此决定最佳中继是否参与协作。基于上述改进方案,本文采用低复杂度的无线收发机建立了一套实现协作分集的演示系统,并将协作分集的思想应用于温度传感器网络。本设计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硬件平台的介绍,系统组成,系统工作原理和通信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二是根据系统各节点模块的功能以及嵌入式系统划分任务的H.Gomma原则,分别设计了各节点模块的软件系统结构图。三是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软件平台,分别对串口、温度传感器和CC1100无线模块进行了驱动程序的开发。四是提出了协作分集方案的框架模型,重点介绍了基于μC/OS-Ⅱ操作系统的协作分集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最后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协作分集方案提高了无线温度传感器网络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扩展了网络的覆盖范围。
其他文献
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主要受到无线信道特性的制约,由于无线信道传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容易使接收信号产生失真,为了获得准确的接收信号,必须对无线信道进行估计。传统的信道估
近年来,一些新的视频应用如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移动视频电话和无线视频监控在快速地融入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些视频系统要求终端不仅可以实现低复杂度解码,还需具有实时编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公布以后,在推广应用中有较大变化,例如cdma2000标准的3G部分cdma2000 3x被抛弃,代之以cdma2000 1x EV-DO标准,然而它却是以时分多址为基础的2.75G标准,需
OFDM系统由于其优良的抗多径干扰能力,高效的频谱利用率被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得其实际应用变为现实,已经被WLAN,数字广播电视所应用,并且成为第四代移动
信息论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多用户的信道衰落相互独立,任一时隙只服务于信道最好的用户,则能获得多用户分集增益,从而使系统的总吞吐量最大化,而且与用户数成正比。为了进行多用户调
伴随着高速火车在交通运输业中重要性的增加,火车上的无线通信也日益受到重视。天线作为火车上无线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对通信质量的好坏有很大影响。由于天线存
协同分集是无线网络中的一种新型分集技术,通过网络中的中继节点可实现用户数据的协同传输,起到“虚拟MIMO”的作用,从而获得一定的空域分集增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朝宽带化
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下一代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由于现有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已不能充分保证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的服务质量。因此,如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