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在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麻醉深度与经验指导麻醉深度两种术中管理方法术中低血压发生情况。方法选取ASA分级Ⅰ~Ⅲ级,年龄位于65-80岁之间,2018年4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择期非心脏、非神经外科手术且预计手术时长超过2小时的患者80名。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验组(按照临床经验维持麻醉深度)40人,BIS组(麻醉维持期间BIS值尽量保持在45-60的范围)40人。经验组与BIS组两组患者都监测BIS值,经验组手术全程遮挡BIS值。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开始时间、缝皮结束时间、麻醉停药时间、拔管时间等。术后即时将患者血压、BIS值等信息从迈瑞监护仪(型号BeneView T8)导出,记录术中低血压、低BIS发生次数、持续时间、累计时间,双低发生情况,低血压导致低BIS出现的时间,低BIS导致低血压出现的时间。查阅东华标准版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版本iMedical 8.0)记录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1)经验组低血压发生率216%,双低发生率152%,低BIS发率219%;BIS组低血压发生率190%,双低发生率54%,低BIS发生率103%。(2)两组患者发生双低、单纯低BIS、单纯低血压的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经验组中双低、单纯低BIS患者比例高于BIS组,经验组中单纯低血压(BIS值正常)患者比例低于BIS组。(3)低BIS导致低血压(麻醉过深所导致的低血压)、低血压导致低BIS(先发生低血压后发生低BIS)的情况分别占经验组总低血压的百分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分别占BIS组总低血压的百分比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低BIS(麻醉过深)导致低血压的情况中,出现低血压所需时间(20min以内)与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百分比(30%~40%内)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0.517;在低血压导致低BIS的情况中,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百分比(30%~44%)与出现低BIS所需时间(12min以内)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r=-0.634;低血压导致低BIS的情况中,血压较基础血压变化程度(35%~60%内)与BIS较基线变化程度(60%以内)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0.665。(5)经验组患者低血压持续时间、累计时间、低BIS持续时间、累计时间较BIS组更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经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较BIS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BIS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老年患者麻醉中,BIS指导麻醉深度能预防麻醉过深,降低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并加快患者苏醒。(2)术中低血压可导致与麻醉过深无关的低BIS,提示脑灌注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脑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