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蔡万植「太平天下」中体现的情况性反语的研究——以作品人物为中心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an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万植是韩国近代文学史中进行讽刺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家,蔡万植主要活动的时期正值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遭受侵略的黑暗现实和激烈的社会矛盾,蔡万植与其他作家选择沉默或顺应现实有所不同,他采用了反语性的讽刺写作手法直面现实,并对残酷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和讽刺。「太平天下」作为蔡万植的代表作,作家运用讽裁的写作手法,对亲日地主尹职员等尹氏家族四代人错误的价值观和丧失生活目标、只求享乐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犀利地批判和讽刺,可以说这是一部批判地主阶级反历史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本文主要以蔡万植「太平天下」中的作品人物为中心来对作品中体现的情况性反语进行研究,具体考察作家蔡万植文学中所体现出的现实认识、反语性的讽刺手法以及「太平天下」中尹氏家族成员所体现的讽刺性,进而更深入地了解并研究蔡万植的作家意识和作品世界。
其他文献
2010年12月,我校承接了由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参加培训的是来自于全省范围内县级以下中学的100名初中英语骨干
光学成像助力脑功能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是对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最终挑战,神经科学是21世纪最活跃的前沿基础学科之一。过去几十年神经科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常用的工具手段有近红外光内源信号成像(NIR),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X光断
本研究旨在为现代汉语否定标记“没/没有”的句法分布及其与现代汉语体系统的关系提供统一解释。对“没”的句法分析中,否定短语未被采用,原因有二:一方面,基于该短语的分析认为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广播与受众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听众可以使用移动平台和设备收听广播。广播不再是单纯的通过收音机来收听的媒体,而成为可以通过无线电或互联网传播的多媒体传播平台。数字广播可以播放包括视频及文字等方面的内容,互联网电视和广播流媒体则为声音内容的传播开创了新的领域。对广播电台而言,这为其制作更吸引人的、参与度更高的节目创造了极大的便利。  2016亚广联大会4月26日上午第一环节的会
对《终结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中记忆的不确定性及叙事的不可靠性上的探讨。对于两次回忆与历史真实的关系,许多学者将第一次回忆视为对真相的歪曲,而将第二次回忆视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