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出阶段性的举措,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这对于中国今后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成果与杭美村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国3万多个乡镇,近650万个行政村纷纷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工作,介绍了杭美村基本情况,分析其中的得与失,这对新农村建设研究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研究课题。广东是中国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粤东粤西地区粤东粤西两翼均不发达,展极其不平衡,存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经济文化社会等矛盾突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粤东地区选择惠来县贫困县开展试点工作,针对杭美村建设状况,从农民主体的角度来分析和论证新农村建设,通过探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践与农民的主观意愿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情况,依据中国的国情的,依据各地客观实际,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历史发展情况各异,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步骤、措施、对策等各不相同,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结合本地人文地理位置、社会自然资源等条件实际。因此,以杭美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为研究。本文以社会学、公共行政学和中共党时事政治文件等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在研究过程主要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公共政策理论、社会调查理论法,采用研究文献法、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方法。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展开研究,对杭美村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五方面调查分析。研究了杭美村新农村建设的客观实际、成效、农民的主现意愿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运用社会调查、行政管理学、法学分析周田镇杭美村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和原因。研究了新农村建设存在主要内容是,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产要素、产生观念、市场竞争、农民的总体素质、领导干部素质、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等现状突出。本文研究得出,新农村建设粤东杭美政府,杭美村2006年至2009年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村委会党政领导中心,行政管理依然处于人治,人治代替法制,由传统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化。乡风建设,农民精神生活是历来忽视建设的地方。乡村领导行政组织存在机制的滞后,不适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等原因。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得出杭美村新农村建设措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对公共基础设施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管理,杜绝新农村恶劣的社会风气、封建精神信仰等问题产生的源头;推进新农村“五新”进程,系统构建杭美新农村建设蓝图。本文叙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成果和国外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经验教训。本文创新之处是内容和研究视野的创新,以农为本,以农民为本,突出农村社会风气,精神世界现状,广大农民精神家园、精神信仰、社会风俗风气等民风现状,提出人本主义举措,信仰活动和民俗宗教规律性活动。总结问卷调查资料和国内外农村建设经验教训和启示,得出解决粤东杭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