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临床上由各种疾患引起的寰枢椎脱位较为常见,尤其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合并延髓、颈脊髓受压时,治疗上非常棘手。本研究旨在介绍和评价一种全新的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拟通过本研究达到以下目的: 1.介绍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pharynge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系统,包括钢板及其配套手术器械,为临床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提供全新的手术治疗方法。 2.对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进行生物力学三维运动范围研究,评价钢板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后期钢板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3.对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进行寰椎及枢椎固定螺钉拔出力的实验研究,评价钢板的生物力学固定强度。 材料和方法 1、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由我科尹庆水等发明设计,由北京某公司完成钢板和器械的加工。该系统均采用钛铝钒合金(Ti6Al4V)为材料,配套手术器械采用医用不锈钢为材料。 2、6具寰枢椎新鲜标本,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将我们自行设计的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与四种常用的寰枢前后路内固定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分7组:(1)对照组(完整标本);(2)损伤组(切除寰椎前弓、枢椎齿状突及寰椎横韧带、翼状韧带和齿突尖韧带等结构);(3)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组;(4)后路Brooks钢丝组;(5)Magerl+Brooks组;(6)Magerl组;(7)前路经枢椎体寰椎侧块螺钉组。在标本上固定标志后,将标本固定于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施加2.0N·m的纯力偶矩,以摄像头拍摄上颈段在零载荷及最大载荷状态下的运动,将图像录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处理程序计算出各种条件下的C1-C2间的相对夹角,分析与载荷相同方向的ROM,即主运动,比较各种固定情况下与正常、破坏状态的屈伸、侧屈和旋转的ROM,分析不同内固定时寰枢椎的稳定性变化情况。 3、6具寰、枢椎和C3椎体新鲜标本,左右双侧共12例,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通过传感器测定TARP寰椎和枢椎固定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将结果同对照组的C3椎体进行比较。实验分三组:(1)寰椎组;(2)枢椎组;(3)C3椎体组(对照组)。设置试验机速度Ilnln/min,最大拉力IO00N,最大位移Slnln。使用专门的夹具夹住螺钉头部,开始加载后,螺钉大部拔出即中止测试。用电子游标卡尺(精度0.0lllun)测量实际进钉深度即钉道长度,通过软件可以直接得出最大拔出力和屈服长度,然后对C1一C3固定螺钉的拔出力、钉道长度和屈服长度进行分析。 寰椎螺钉固定于侧块,枢椎和C3椎体螺钉固定于椎体。寰椎螺钉的进钉点位于寰椎两侧侧块前表面的中心点,进钉方向为寰椎侧块的长轴方向,即向后外侧偏斜;枢椎螺钉的进钉点位于椎体前表面中部两侧旁开3一4Inln的位置,进钉方向应垂直于椎体表面,即向内侧略倾斜;C3椎体的进钉点和进钉方向与枢椎基本相同。实验均采用3.5I’Iun皮质骨螺钉,单皮质固定。根据位于椎动脉沟前方的侧块长轴长度的大部分来估计寰椎螺钉进钉深度,实际进钉深度根据测深结果决定,枢椎和C3椎体螺钉以刚好不穿透椎体后方皮质为限。结果 1、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研制结果如下: (1)钢板:钢板外轮廓呈蝶形,厚度Zmm,钢板上方的两角部对称设有用于固定钢板于寰椎两侧侧块的两个腰圆形固定孔,板体下方的两角部对称设有用于固定钢板于枢椎椎体的两个圆形固定孔,板体的中间的方形窗口用于复位钳插入,并利于观察复位情况和植骨。钢板下半部分的中间设有与窗口连通的向下开放的滑槽,用于复位时钢板滑动。 (2)螺钉:直径3.Slnln,单皮质固定。锁定机制:用于固定板体的螺钉螺纹的外径大于钢板螺钉孔的内径,螺纹的内径小于钢板螺钉孔的内径,因而不能直接将螺钉插入钢板,但可以拧入钢板的孔直至螺钉根部。螺钉的根部Illlln无螺纹,与钢板契合,所以在拧紧螺钉后因最后的螺纹可阻挡螺钉从板退出,使螺钉和板成为一体,即将螺钉锁于钢板上。 (3)配套手术器械:有12种,包括:l)寰椎复位钳;2)软组织瘫痕剥离子;3)齿突夹钳;4)钢板折弯器;5)持板钳;6)尖锥:7)骨钻;8)导钻;9)探针;10)测深器;H)丝攻;12)螺钉起子。 本钢板通过与寰椎复位钳的结合使用对脱位的寰枢椎进行术中即时复位,然后从前方固定寰枢椎。 2、生物力学三维运动范围稳定性的实验结果表明,TA即和施gerl十Br。。ks在各个方向上均无显著性差异,RoM值略大于后者,除在侧屈时和旋转与Magerl无显著差异外,二者抗屈伸、侧屈和旋转均强于其它内固定方法。Magerl除在侧屈和旋转范围与BrookS、与前路经枢椎体寰椎侧块螺钉的旋转范围无显著差异外,与BrookS和前路经枢椎体寰椎侧块螺钉在其它运动有显著差异,ROM值小于BrookS和前路经枢椎体寰椎侧块螺钉。BrookS和前路经枢椎体寰椎侧块螺钉在各向上均无显著差异。切除寰椎前弓、枢椎齿状突和破坏韧带后,屈伸、侧屈和轴向旋转ROM值显著增大,而五种内固定术后较正常状态和损伤后均显著减少。 3、TARP寰枢椎固定螺钉的拔出力实验结果显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