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从犯问题研究——以河南性奴案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ncj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胁从犯是我国刑法中一项极富特色的法律制度。对胁从犯的研究涉及共同犯罪、支配理论、犯罪构成要件、出罪事由体系、期待可能性、刑事一体化等一系列热点理论问题。本文以河南性奴案作为典型案例,并结合其他案例进行分析。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我国历史上的胁从犯罪和域外刑法中共同犯罪人分类标准地梳理,将胁从犯界定为因受到一定程度的暴力或其他强制手段的威胁而被逼迫参加共同犯罪的行为(人)。胁从犯具备共同犯罪构成要件符合性、违背意愿而选择犯罪的意志自由相对性和胁从行为对胁迫行为的从属性。本文认为,胁从犯是我国刑法共同犯罪人中具备特殊减免刑罚事由的特殊群体,而不是一类独立的共同犯罪人。  第二部分通过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相关制度的横向比较,间接阐述了胁从犯与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间接正犯中的“工具”和英美法中的胁迫的区分。对胁从犯被胁迫要件的构成按照因果关系流程进行了分析。被胁迫要件的分析也是对胁从犯各个特征的具体展开。对胁从犯入罪、减刑的法理依据的讨论,则涉及到了犯罪本质、刑法功能及刑法谦抑性的关系。本文认为,胁从犯特殊罪责规定的基础在于其相对的意志自由。胁从犯的意志因素使得其在刑法上的可谴责性具备且较小。  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对胁从犯认定的体系进行了立体解释,进而更加明确了胁从犯在犯罪论中作为共同犯罪人恶性再考察要件的地位。本文认为,胁从犯制度是我国刑法中特殊历史经纬和现实需求复杂性的代表,体现了刑事一体化要求,应当从犯罪人和被害人两个角度综合考量胁从犯的处遇政策。本文还对被胁迫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的类推适用进行了探索。
其他文献
利益冲突是服务提供者试图为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利益服务时,存在可能为了实现一个利益而损害其他利益的情形。在金融领域,特别是证券投资咨询领域,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投资建议
双倍工资罚则是指用人单位未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法定期限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承担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
本文以“刘某某等骗取社保资金一案”为例,通过对诈骗罪的法律分析,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该案社会影响较大,其间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争议点较多。  本文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制度法学是当代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中流砥柱,是继哈特和拉兹之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最新发展。它是由麦考密克和魏因贝格尔两位学者共同创立的。他们通过对凯尔森理论的批判和
近日,在由中国外包网和鼎韬产业研究院共同发起的2013年第五届“在华跨国服务外包企业二十强”(MNC TO20)评选中,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位列综合排名第三。同时,富士施乐也是二十强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是人大权力结构中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由于财政涉及政权运作的基础,故财政监督在人大监督中居于极其关键的地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在社会建设方面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个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
影响国际关系稳定的因素包括许多方面,大国关系、利益争端、文化冲突、突发事件、恐怖袭击等的变化或发生都会对国际关系的稳定性造成冲击。总体来说,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首先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