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并受1995年以来国际新一轮跨国并购浪潮影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方式出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主要是从合资、合作到独资建厂,再到大举并购我国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企业。这是跨国公司一项战略性的重大举措,而且来势很猛。
我国经济中另一支生力军民企,经过二十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和优胜劣汰,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一些偏重技术和创新的领域,一部分优秀民企甚至走到了市场的前沿。这些企业的创立者通常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较高的技术或管理背景。他们的企业高效,灵活,有一计之长。因此,这些企业也开始进入跨国企业的并购视野。
G公司是一家2005年4月才注册的小型民企,但由于其良好的技术背景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再加上管理团队,同时也作为公司所有者以及主要员工,对质量以及品牌的执著,在成立的第一年便在其细分市场小露头角。一次偶然的合作机会,G公司接触到了M公司(此行业内领导者,No.1,一家芬兰独资公司),并立刻就得到了这家渴望在中国市场重振雄风的跨国公司的青睐。面对M公司伸出的要求并购的橄榄枝,G公司正面对成立以来最大的机遇以及挑战,一方面是他们所渴望的市场以及技术的诱惑,另一方面是放弃民族品牌梦想以及委身于人的犹豫。G公司选择思考的过程也是其成长成熟的过程。
本文以案例的形式讲述了G公司面对外资并购时的成长经历,重点讲述,分析了并购活动中并购动机,公司估值,模式选择,期权设计,控制权的争夺,以及G公司最终的思考分析。
本文作者希望G公司的经历,以及在整个并购过程中的思索和反思,能给广大和G公司一样希望在中国经济大潮中一展身手的中小型民企带来一点鼓舞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