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秦岭地区36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30年气候整编资料的月平均气温、日照百分率资料,1961-2000年西安日射资料,以及秦岭地区1km×1km DEM数据,对秦岭地区山地辐射和气温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根据山地气候学原理,利用GIS技术,建立秦岭地区辐射空间分布模型,计算秦岭山地天文辐射空间分布。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建立秦岭山地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模型,计算秦岭山地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根据太阳光线与实际地形之间的几何关系,利用DEM数据,考虑山地坡度、坡向和遮蔽等的影响,建立了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分布式计算模型。本模型可准确计算山地天文辐射空间分布。晴空指数、直接透射率与日照百分率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建立的秦岭地区的晴空指数、直接透射率计算模型,估算水平面总辐射、直接辐射有较好的精度。拔海高度和地形是气温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气温递减率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是不相同的。地形对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辐射分布的影响而起作用的。研究发现,在时间尺度上,温度与天文辐射、总辐射和直接辐射都有良好的相关性;在空间尺度上,温度与天文辐射有较好的相关性,与总辐射和直接辐射的相关不明显。根据气温递减率和辐射因子建立的温度空间分布模型,可很好地反映山地气候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