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班维尔《海》的诗化特征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jamin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0月,爱尔兰人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凭借《海》(The sea)这本精美的小说获得了该年的英国曼·布克奖。《海》讲述了一个遗失与回忆的故事。主人公马克斯·莫顿一个五十多岁的业余艺术爱好者为了摆脱妻子患癌症去世带给他的痛苦,而回到童年时和父母在海边度假的一个地方,以期在这通过著作关于画家博纳尔的书而平静内心的伤痛,可也就是在这记忆纷至沓来。童年时与香杉墅格雷斯一家的交往,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痛楚,现在与过去的这两种伤痛经历以一种独特的形式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以忧伤为基调、以爱情为主线、以往事回忆与现实杂糅的风俗画。书中充满了诗一般的语言、大量的象征和隐喻意象,绘画式的时空描写,显现出诗化小说的倾向。本论文主要从小说中具有的象征性、隐喻性、抒情性和绘画性这四个方面来探讨此书的诗化特征。国内对班维尔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然而他的作品像伍尔夫、普鲁斯特、乔伊斯、贝克特、纳博科夫等大师的著作一样有分量,值得细细研究。
其他文献
布朗肖的思想主旨可以概括成三点:第一就是对主体的权能和同一化力量进行解构,寻找主体的精神和意识的缺口,也就是寻找如何走出“自我之狱”的途径;第二是对在主体的意识之光的范
由于智障学生认知范围狭窄,接触外界的经验缺乏,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记忆的速度慢、容量小且保持不牢固。多数学生语言与言语发展能力较差,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尚可,但表达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