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住房”作为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也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保障性住房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密切关注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障性住房面临严峻的挑战,即住房需求与日俱增,但是住房资源有限,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和需求间的矛盾凸显,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同时,新型城镇化推进,大量农民进城,导致了城乡住房保障地域分离,出现农村住房闲置浪费,城镇住房却得不到保障的现象。此外,新型城镇化不仅是要求增加城镇人口的相对比例,更强调民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住有所居”。因此,新型城镇化带给保障性住房制度前所未有的挑战,找到应对之策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社会稳定与和谐大计。本文在借鉴和参考己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四章开展研究:第一章,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二章,首先概述了我国城镇化的现状趋势,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核心及任务进行了阐述;其次,论证了新型城镇化与保障性住房的关系。一方面两者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分析得出新型城镇化对保障性住房带来了供需矛盾加剧、保障性住房政策地域分离、对配套设施提出更高要求等影响;再次,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居住权作了简要分析,并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现行的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进行了评析。第三章,概括总结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面临的挑战:在宏观上,保障性住房没有统一立法,系统性权威性差;在具体法律制度上主要面临着保障对象制度不规范导致需求泛滥,供应制度缺乏有效性导致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导致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率低,配套设施制度缺失导致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不完善,城乡统筹机制不完备导致保障性住房区域分离问题突出,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保障性住房执行困难等挑战。第四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应对新型城镇化之挑战的策略。首先从提高保障性住房立法层次和统一立法两个层面推进保障性住房的立法进程。其次,提出了具体制度的完善对策:即通过完善保障对象相关制度缓解需求,完善供应制度以增加供应数量,完善准入退出机制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给率,以缓和供需矛盾加剧的现象;通过推进以商养房制度来优化配套设施,通过统筹城乡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应对住房保障地域分离现象。同时,还需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