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多酚是茶叶中一类具有强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它的含量约占鲜茶叶干质量的15%至25%左右。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辐射、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而且其含量对茶叶的品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茶多酚是一类2-苯基苯并吡喃为主要母体结构的衍生物质,其主要包括六大类,黄烷醇类(也称儿茶素类)、黄酮类、黄酮醇类、酚酸类、缩酚酸类、花色苷类。其中,儿茶素类是茶多酚的主要组分,占茶多酚总含量的90%,是茶叶中的特有成分。儿茶素类的成分很多,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约占80%。正因为茶多酚结构复杂,不易准确测定,严重制约着对茶多酚的深入研究。我们在搜索大量现有文献方法的基础上,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2154-1995,国标GB/T5009.3-2003和现行企业通用标准等以及美国药典标准USP34-NF29中绿茶提取物的个论标准,起草了美国药典食品化学法典(USP-FCC)的茶多酚质量标准草案,并且分别用现行企业通用标准和起草的美国药典食品化学法典(USP-FCC)的茶多酚质量标准草案,对6个代号的茶多酚进行了分析方法的质量标准对比研究,确认起草的美国药典食品化学法典(USP-FCC)的茶多酚质量标准草案的适用性。我们主要研究了QB2154-1995标准,GB/T5009.3-2003标准,现行企业通用标准中关于测定茶多酚的分光光度法、HPLC方法和干燥失重法以及美国药典食品化学法典(USP-FCC)的质量标准草案中的TLC方法和HPLC方法以及IR方法的鉴别、水分含量的测定、炽灼残渣的检测、重金属的检测、用HPLC方法检测咖啡因限度,用HPLC方法检测多酚含量以及EGCG含量,用HPLC方法检测没食子酸限度等等。经过对比实验研究后发现,两种质量标准各有优劣。对于实验仪器设备受限的中小企业,茶多酚的现行企业通用质量标准易于操作(如国标方法中的测定茶多酚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本论文起草的美国药典食品化学法典(USP-FCC)的质量标准有着较好的专属性和更高的精密度,检测方法科学可靠,检测结果的重复性高,能够更准确而且快速地鉴别和测定茶多酚,为将来进一步建立食品质量研究标准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