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及其对IBS的教育需求。同时分析认知治疗对IBS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于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IBS患者211例,采用IBS患者认知与教育需求问卷,以面对面询问或自我填写的方式完成问卷,内容包括胃肠道症状问卷(ROME-Ⅲ问卷)、医院内焦虑抑郁量表(HADs)、一般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F-8)、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认知和教育需求问卷和基本资料。其中109例IBS患者接受1次以学习班形式的认知治疗,并对其中治疗后超过半年的53例患者进行随访,探讨认知治疗对患者腹部症状、大便性状及次数、生活质量、情绪等方面的影响。 结果: 1.共有211例IBS患者完成问卷,其中女性113例(53.6%),男性98例(46.4%),平均年龄(46.6±1.0)岁,平均病程(6.6±0.5)年。其中37.0%(78/211)的患者表示听说过IBS,63.0%未听说过IBS。最常见的关于IBS的错误认知包括:IBS是一种结肠炎(26.9%),他们的疾病会变成营养不良(36.0%),会缩短寿命(30.3%)及会变成癌症(29.9%)等.95.7%(202/211)的患者希望了解更多关于IBS的知识.IBS患者对以下内容比较感兴趣:症状好转的方法(78.2%)、避免的食物(65.8%)、减轻症状的药物(57.4%)及导致IBS的原因(54.0%)。他们最希望获得信息的途径分别是医护人员(74.8%)、讲座及宣传活动(39.6%)、宣传小册子(36.6%)以及相关书籍或报刊(31.7%)等。 2.对其中接受过认知治疗且超过半年时间的53例IBS患者进行随访,90.6%(48/53)的患者认为认知治疗有助于疾病症状的改善,96.2%(51/53)表示了解自己的疾病。对于IBS的错误认知治疗后得到明显改正,如IBS不是一种结肠炎(47.2%.VS.9.4%,P=0.000),他们的疾病不会缩短寿命(47.1%.VS.0.0%,P=0.000),不会变成癌症(56.6%.VS.9.5%,P=0.000)。88.7%(47/53)的患者表示总体症状较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77.3%(41/53)的患者腹部不适或疼痛较前改善,腹痛频率超过1天/周的比例较前减少(24.6%.VS.77.4%,P=0.000),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3.53±2.06.vs.5.28±1.9,P=0.000);67.9%(36/53)的患者大便较前改善,认知治疗后大便性状正常患者比例较治疗前显著提高(54.7%VS.9.4%,P=0.000)。69.8%(37/53)表示听课后情绪明显改善,情绪紧张患者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减少(3.8%.VS.26.4%,P=0.001),心情愉快患者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增加(73.6%.VS.28.3%,P=0.000)。治疗后患者生活满意度、总体健康状况、睡眠质量及精力充沛的患者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71.7%.VS.35.8%,P=0.000;64.2%.VS.17.0%,P=0.000;60.4%.VS.13.2%,P=0.000;69.8%.VS.11.3%,P=0.000)。 结论: IBS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匮乏,对疾病存在严重认识误区,对了解IBS相关知识的需求强烈。认知治疗有助于纠正IBS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显著改善其肠道症状和情绪,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