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乃谦作品中方言词汇语义的使用研究——以《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为例

来源 :康琦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是曹乃谦的成名之作,这本书出版后得到了汪曾祺和陈忠实等人的赞赏。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对此书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称其具有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能力。这部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使用方言口语书写了雁北地区人民的苦难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具有极高的语言价值和文学价值。当下已有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去研究曹乃谦作品中的方言词汇,但成果不多,主要从微观角度对个别方言词汇例释或分析方言词汇与文化的关系,还未有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对曹乃谦小说中的方言词汇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的研究成果。本文借助词典等工具书从《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中筛选出207条方言词汇,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类,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从方言词汇例释、语义引申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究,力求消除读者的阅读障碍,探索方言词汇对作品的价值贡献。引言,主要介绍选题来源、研究背景、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语料来源。第一章阐明方言词汇的界定和选用原则,从认知角度对方言词汇进行例释,归纳总结方言词汇的特点和词典的收录情况。第二章作品中方言词汇的语义引申考察,从认知方面探讨方言词汇语义引申的机制。第三章从语用角度分析方言词汇在小说中的作用,此章节重点讨论了方言词汇在作品中体现出的主题功能、情感功能、幽默和委婉功能、凸显功能以及方言詈语具有的发泄、戏谑和辱骂功能。结语,总结本文的观点、结论、创新之处,并且反思论文的不足之处。研究发现,首先,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中方言词汇有古语词义的延用、特殊的词素顺序、重叠式构词和附加式构词、语义引申四个特点。其中从认知角度来看,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隐喻和转喻。另外,作品中的一些方言词汇存在错别字现象和词典未收录的情况。其次,作品中方言词汇语义的隐喻引申方式有从具体到具体的语义引申,如冷蛋、拉边套;有从具体到抽象的语义引申,如告草、嚷雾;有从抽象到具体的语义引申,这类型方言词汇较少,如大仙爷;还有方位隐喻的引申,如下洼。作品中方言词汇语义引申的转喻方式和动作概念域相关的最多。最后,一些方言词汇具有普通话所表达不出的意蕴,在小说语境中具有揭示主题功能、情感功能、幽默和委婉的功能、凸显功能,方言詈语具有发泄、戏谑和辱骂的功能。
其他文献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一项集实体与程序于一体的综合性法律制度,适用的案件范围和诉讼程序具有多样性。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正式被写入2018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其地位和适用领域被立法明确。在合理配置司法资源、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诉讼法的目的下,在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签订具结书的前提下,是否应限制被告人的上诉权是当前司法实践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应否享有上诉权的争议现状及
学位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西方社会较为成熟的理论,引入国内以来,相关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学界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法律适用等问题。上市公司面向公共资本市场,规模庞大,对社会影响广泛,本文试图通过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实施机制的研究,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积极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为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树立典范。文章首先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很多上市公司未能承担社会责任,侵害中小投资者、员工
学位
社会企业作为多元福利主体之一,在解决就业、弱势者增能、社会救助、扶贫等社会性问题,以及涵养公民的公益意识等方面有积极作用。2004年社会企业开始出现在中国公众视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媒体、社会组织、民众的关注。国内社会企业的数量及规模逐渐扩大,一些地方性扶持政策出台,学术理论研究也趋于多元丰富。众筹模式是整合零散资本的融资方式。“众筹”的“众”的本义与社会企业的公共属性相互契合
学位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维转换在文物文本翻译中的体现。本研究以本人参与的《陕博日历2021》文物翻译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框架,挖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转换的适应性选择。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基于源文本特点和翻译要求,对比译文初稿和终稿,分析三维转换在翻译和译文修改过程中的体现,定性译者对词汇和句式的处理运用。研究发现译者融入了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实现了三维层面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研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得以迅速发展。生态话语分析作为生态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路径,关注人类与其他物种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话语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传达了企业如何履行社会及环境责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蕴含大量与生态相关的话语
学位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们正在以一个新的身份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友好的关系使得双方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无论在贸易方面,还是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都将更加地深入。其中来华留学群体数量的增长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据教育部关于来华留学人数统计,韩国是来华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虽然有个别年份来华留学的韩国人数略有减少,但仍然稳居来华留学人数榜首。这使得一些国家认识
学位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以德育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发挥好学科育人的重要作用,充分和合理地利用教材,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中。英语学科是此阶段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充分发挥其德育价值对我国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教材内容的初中英语课堂德育教育的落实情况,主要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初中英语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如何?(2)初中英语教师
学位
《楚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载体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的人文和科学精神对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楚辞》包含了大量的花草植物,但目前的翻译研究大都从其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角度考察,忽视了其药用功能和巫祭占卜功能。因此,本论文从本草学术语而非花草名称的视角切入,在探讨《楚辞》中花草名称的所指意义、文化内涵的同时,侧重探究其本草学功用和巫祀功能,旨在为《楚辞》中花草的理解与翻译拓展新的研究空
学位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呈现具有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生动的场景,实现学生情感活动与认识活动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让儿童在优化的情境中实现兴趣、感受、思维、情感、语言运用的综合发展既是李吉林老师创建情境教育理论体系的初心,也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契合。当前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效果参差不齐,许多小学英语教师没有真正落实情境教学法促进儿童综合发展的原则。论文在关
学位
地名是人们为地域约定的名称,是一种语言符号,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成果,是人类的文化符号。挖掘汉语地名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河南属中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章从文化语言学和地名学的角度出发,探索其县市(区)地名背后蕴含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是介绍河南省概况、选题缘由、选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