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纳米尺寸的给药系统可以解决常规化疗药物水溶性差、缺乏靶向性、长循环时间短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肿瘤抑制效果且降低了药物的毒性。根据肿瘤微环境设计的刺激响应性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对肿瘤微环境的刺激产生响应而智能地控制药物释放。因此,科研工作者设计了大量的刺激响应性载体材料并用于肿瘤的治疗。本论文选用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材料,通过响应性基团将有机染料氟硼化合物BODIPY修饰到硅球表面,制备了智能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通过二硫键在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修饰碘代BODIPY,并进一步将其PEG化,制备用于光动力治疗的纳米粒子MSNs-I2BDP-PEG。MSNs-I2BDP-PEG纳米粒子的粒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测量可知约是90nm。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可以很好地被细胞内吞,肿瘤细胞内的高浓度谷胱甘肽可以刺激二硫键断裂释放BODIPY进行光动力治疗,且具有很好的光动力治疗效果。2.通过一锅Passerini反应,将近红外荧光分子BODIPY 5和PEG-CHO修饰到MSN-SS-COOH的表面上来构建MSN-BDP-PEG纳米粒子。疏水的BODIPY可以将药物有效地锁定在介孔中,亲水PEG涂层增强了MSNs在水中的稳定性,硅球表面修饰的BODIPY 5聚集会导致荧光淬灭从而增强MSNs的光热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负载Dox的MSNs可以被肿瘤细胞内吞,肿瘤细胞内高浓度谷胱甘肽环境可以导致连接BODIPY和硅球的二硫键断裂,从而快速释放药物。光照条件下,BODIPY的光热治疗和药物的化疗协同作用,有效地抑制了肿瘤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