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sh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既高效又环保的能量存储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目前,正极材料的性能影响并制约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限制了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方面的应用。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01.2Ni0.2Mn0.6-xCexO2(x=0,0.01,0.02,0.03),研究了铈元素掺杂对制备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正极材料粒径在200500nm之间,且都具有一定的团聚现象;适量Ce元素的掺入,使得材料的层状结构更加明显,同时也抑制了阳离子混排现象;其中铈掺杂样品x=0.01在高倍率下具有较为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在0.2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达到234.4mAh·g-1。经过50周循环之后,放电比容量能够维持在189.3mAh·g-1,容量保持率也有80.8%。在0.2C、0.5C、1C、2C、5C不同放电倍率下,容量分别达到209.9mAh·g-1、188.2mAh·g-1、175mAh·g-1、163.2mAh·g-1和142.9mAh·g-1,都比本体材料表现要好。另外,铈元素掺杂能抑制电压衰减,这主要是因为铈掺杂抑制了材料循环过程中层状结构向类尖晶石结构的转变,从而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表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2.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铈掺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并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铈掺杂样品x=0.01进行了性能比较。分析结果可得:共沉淀法制备铈掺杂材料没有达到实验预期效果,这可能与实验过程中未控制好合成条件有关,使得制备材料的形貌较差,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与共沉淀法制备CeO2掺杂量1wt%的合成材料相比,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掺杂材料x=0.01不但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而且具有较优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该法合成的材料活化后首周放电比容量为190.4mAh·g-1,在1C倍率下循环60周之后,材料的容量衰减为136.4mAh·g-1,容量保持率仍然保持71.6%,比共沉淀法的105.2mAh·g-1要高。
其他文献
遥感(Remote Sensing)属于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空间及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已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农业、海洋、地质、军事等。发展至今
随着伺服技术的高速发展,单电机伺服系统对于高功率大惯量伺服系统而言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其需求。因此采用多电机伺服系统来驱动大惯量负载是现今伺服系统的重点研究和发展方
马来西亚在地理上位于东南亚的中心,扼守国际重要航道——马六甲海峡,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中国和马来西亚长期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投资和贸易是两国经济往来的重要方式。马来西亚投资环境优越,中国连续3年成为马来西亚制造业最大投资者。在贸易方面,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是马来西亚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马来西亚作为我国重要的投资国和贸易伙伴,研究对马来西亚的
研究目的: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复杂,尚未阐明,近年的研究表明T2DM是一种伴有多种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其中巨噬细胞浸润及其继发的炎症在糖尿病及其并发
[目的]通过对当前可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荟萃分析来探究Ⅰ型糖尿病与听觉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在Pubmad,Embase以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关于Ⅰ型糖尿病和听觉
再生块体混凝土是废旧混凝土循环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课题组已经对其力学性能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实现了多个工程应用。为进一步拓展再生块体混凝土在组合结构中的应用范围,
目的:探究烟酰胺单核苷酸腺嘌呤转移酶1(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adenylytransferase1,Nmnat1)对高糖刺激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损伤的调控机
钢管结构具有优美的外观和优越的力学性能,在大跨度及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空间隔板焊接节点是一种新型的钢管节点,已经应用于一些实际工程中,但目前相关的研究仍较少,阻碍了
目前,国内外有关混凝土柱耐火设计的相关标准几乎都是针对独立柱而拟定的,忽略了与柱相邻的其它构件的影响。但实际火灾中梁、板构件的受热膨胀会导致柱顶产生明显的水平侧移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Wolfiporia cocos)的担子菌类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膳食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及食品保健食品中。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