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银行逐渐将线下业务发展到线上,银行业务的主流开始变为网络银行业务。网络银行持续、安全和稳定运营的前提之一是保障网络银行的个人信息安全。由于近年尚不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机制,网络银行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在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泄露给网络银行的客户带来比线下银行更加巨大的财产风险。此种背景下,为了实现网络银行安全,如何从法律机制层面预防网络银行个人信息的泄漏是时代的必然。然而,如何通过法律机制预防网络银行个人信息泄漏的问题是同时拥有技术和金融特色的综合法律问题,也是当下法律界必须应对的难题之一。本文顺应“互联网+”这一时代潮流,从网络银行的背景出发,通过分析当前网络银行对个人信息的应用状况,从企业、政府、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分析网络银行个人信息泄露产生的原因,进而在比较立法视野下分析我国和日本网络银行个人信息泄露防范的相关法律规则,有针对性的提出我国完善个人信息泄露防范法律机制的方法,从而达成网络银行个人信息的安全。此研究对促进我国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有利于促进我国银行业对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本文一共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对于预防网络银行个人信息泄漏的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网络银行与个人信息的相关概念、以及网络银行个人信息的来源、应用和泄露渠道分析。第三部分研究我国现有预防网络银行个人信息泄漏的法律机制,讨论学界尚存争议的个人信息权利保护基础、总结与评析现有预防法律机制并分析行业自律的现状。第四部分对日本网络银行个人信息泄露预防法律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机制的制定背景、理论基础、立法模式、基本原则、具体制度和行业自律现状,总结了日本网络银行个人信息泄露预防法律机制的优势。第五部分比较中日网络银行个人信息泄露防范现状,在尊重我国的立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日本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预防网络银行个人信息泄露法律机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