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虾是人类最优质动物蛋白的来源之一,也是八大类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之一。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食用虾引起过敏的潜在危害更值得重视。本论文主要从虾过敏原蛋白的分离纯化、抗体的制备、免疫检测、不同因子对其免疫活性的影响以及虾过敏的诊断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不同患者对虾中过敏原蛋白的识别不同,试验共识别到8个条带,其中识别率最高的是分子量为36kD的原肌球蛋白,超过80%的患者血清IgE能够与其反应,其次是分子量在85kD的蛋白,除此之外,52kD、41kD、31kD、30kD、22kD的蛋白也都有识别。对不同品种的虾的免疫识别发现,虽然虾抽提物的蛋白组分稍有差别,但主要过敏原均为分子量为36kD的原肌球蛋白,其免疫活性没有明显的差别。2.建立了虾过敏原蛋白活性检测的Dot-ELISA技术体系;利用纯化的虾过敏原蛋白作为抗原分别获得鼠源和兔源的效价为160,000和80,000的抗体。在实验中,本论文首次采用S180细胞刺激经过3次加强免疫的小鼠产生腹水,成功的获得了效价为40,000的虾过敏原蛋白抗体,经过纯化后的抗体效价提高2倍以上,且对虾过敏原蛋白具有特异性。3.以获得的鼠源抗体为一抗,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虾过敏原蛋白的方法,检测限为1.85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4.79-1400ng/mL,板内变异系数为3.4%~9.1%,板间变异系数在12.9%~19.6%,检测限略低于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但其他方面均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4.以鼠源抗体为捕获抗体,胶体金标记的兔源抗体为检测抗体,制备了虾过敏原蛋白检测的免疫渗滤试剂盒,检测限达到250ng/ml,检测时间在15min之内,达到了快速、简便、特异性的要求,但仍需进一步提高灵敏度。5.本试验首次采用超声波处理虾过敏原蛋白,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超声波能够降低虾过敏原蛋白的免疫活性。在0℃的条件下,超声波处理无论对于虾抽提物还是虾肉都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在50℃条件下,超声波处理虾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