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侦查程序的完善

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关会提出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今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中,对如何在刑事诉讼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司法改革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以审判为中心”的提出,是对审判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地位的肯定,更是对公检法三机关在诉讼实践中角色的重新划分。它通过落实证据裁判规则对侦查活动起到更好地约束作用,尤其是针对非法取证现象高发的讯问阶段,通过提高对口供收集的要求来对讯问程序起到规范作用,从而对刑讯逼供现象起到预防作用。本文以侦查讯问为视角,通过对“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目的以及对侦查程序要求的解读,指出当下我国在讯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侦查讯问在“以审判为中心”提出前后所承担诉讼职能变化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侦查讯问程序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达到“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目标,使侦查讯问不再是违法取证的“聚集地”,违法讯问现象从源头上得到根治。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基础概念出发,着重介绍“以审判为中心”和侦查讯问的内涵、特征、意义,来对“以审判为中心”和讯问的基本问题进行阐释。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着重论述当下我国侦查讯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认清困扰我国讯问程序发展的症结;第四部分从讯问笔录对审判的影响展开论述侦查中心主义模式是如何影响法官自由裁判的;第五部分从“以审判为中心”对讯问的影响进行论述,通过分析“以审判为中心”对口供的要求和证据裁判规则对讯问的要求来体现出审判中心对讯问的影响,通过对被告人、法官、侦查人员要求的变化体现出“以审判中心”影响的全面性。第六部分结合“以审判为中心”这一背景,提出关于侦查讯问的完善措施,促使讯问环节更好地为法庭审判服务,争取使每个案件得到公正处理,把司法公正留在我们身边。
其他文献
<正>近20年,受到以小汽车为主的快速机动化的冲击,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日益恶化,路权被机动车挤占,交通安全失去保障。为此,社会各界发出了共同的声音——交通系统应"以
针对目前CORS系统控制中心建设的现状,重点研究了虚拟化的关键技术和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CORS系统异地负载均衡技术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系统商业
阅读不是一个单纯的认字识义过程,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含有多种技能的思维过程。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因此应该综合利用各种阅读课型的特点,结合理工科学生的实际,全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增加了电子数据这种新型证据种类,而且对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及证据规则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对电子数据的收集、固定的程序法规范进行分析,着重剖析关于获
<正>能动司法贯穿于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财产保全是法院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捷、专业和高效地进行财产保全,是法院提供司法服务的应然目标。同时,财产保全是在终局裁判
<正>一、引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可以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普通股是股东享有公司法规定最基本权利的股票,优先股则是与普通股相对应的股东享有一定优先权利的股票。优先
<正>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在审判实践中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具体而言,能体现股东资格的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出资证明书、股票、工商登记资料、公司章程、股东名册、股东协
代发工资业务是各家银行竞相发展的一项重要的个人中间业务,是撬动整个零售业务最重要的支撑点之一,大力促进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创新代发工
为了提高国土资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程度,基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开发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模式正在不断发展,并成为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研究和应用的热点。论文基
<正>新《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修改,涉及到民事再审事由及其审查这一重要问题。与一审起诉所要求的诉讼理由不同,民事再审事由是启动再审程序的程序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