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条件下结构的安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christ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定性分析是结构设计防止循环载荷下发生棘轮失效的重要内容,经典的安定理论在分析复杂结构或复杂材料模型时存在计算量大或偏于保守等方面的不足。围绕热棘轮这一过程装备中最常见的失效模式,针对热—机载荷下局部不连续模型、耦合延性损伤模型、非线性硬化—蠕变模型以及蠕变—棘轮交互模型等四个方面展开了安定性分析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采用直接循环法分析了热—机载荷下厚壁开孔圆筒的安定极限载荷,探讨了开孔半径、厚度和轴向应力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安定极限载荷随开孔半径的增大而减小,随圆筒厚度的增大而增大,而轴向压缩应力显著减小结构的安定域。建立了厚壁开孔圆筒安定评估的修正BREE图法,弥补了热—机载荷下厚壁开孔圆筒安定评估方法的不足。耦合Lemaitre延性损伤模型和Armstrong-Frederick非线性随动硬化模型,分析了循环热—机载荷下多层梁结构的安定行为。研究表明,当热载荷为主导时,2倍屈服极限也不能完全保证结构安全;当棘轮或过大塑性变形发生时,结构会达到临界损伤极限而失效,这避免了经典安定理论中过大塑性变形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了安定评估方法的可靠性。根据直接循环法研究了膜/基多层结构在弹—塑—蠕变机制下的安定行为,并考虑了非线性随动硬化、循环硬化等真实材料模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循环热应力控制载荷下,应力松弛效应在一定循环加载后趋于稳定,且多层结构趋于安定,但塑性变形存在一定程度的累积。提出了多层结构在弹—塑—蠕变机制下的安定规律,有利于膜/基结构的完整性评估。基于新型转子材料X12CrMoWVNBN10-1-1的疲劳—蠕变试验,研究了滞弹性蠕变回复及其对材料棘轮与安定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保载时间小于5min时,棘轮应变分量不断增加,但蠕变应变分量因滞弹性回复而趋于稳定;保载时间大于5min时,棘轮应变分量趋于安定,而蠕变应变分量逐渐增大。建立了考虑滞弹性回复的蠕变—棘轮叠加模型,可较好预测X12CrMoWVNBN10-1-1钢在疲劳—蠕变载荷下的变形行为,为结构的棘轮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英语熟语是英民族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从深层次上来分析英语熟语的特征,剖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制造业对能源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之能源逐渐枯竭、成本持续上升、环境冲击日趋严峻等问题的影响,传统制造业的制造模式亟需转型。绿色节能制造作为一种新型的基于经济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研究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埋藏史、热史和烃类充注史等,确定地质演化背景下的火山岩成岩
论文从工程需要出发,提出并研究了白川德曲面,这是对回转面、可展面、法向圆弧螺旋面共性特征的提炼与升华,据此可以构造和发展出各种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曲面。作为白川德曲面在高
0引言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STS”综合题成为主流题型,尤其在“立足物理学科,反映科技进步,阐释实际生活,透视社会热点”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具有良好的导向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深
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不确定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处理这些不确定问题通常使用可靠性方法。同时,不确定因素对机械结构系统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在设计阶段需要尽量消除不确定因
提出了一种新型齿轮泵—平衡式复合齿轮泵,它保留了普通齿轮泵的优点,而且结构新颖、原理先进。 建立了平衡式复合齿轮泵的基本理论,介绍了该泵的工作原理,确定了配流结构
布局问题属于高复杂度的典型NP难度问题,对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制造行业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二维剪切下料布局问题,优化目标是:寻求一个毛坯布局方案,使板材利用率最高。基
"三农"问题关系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然而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极大限制了农
阀门在重要系统中的运用对阀门提出高可靠性的要求,相应的可靠性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从阀门的可靠性方面总结阀门可靠性技术研究的现状,分析阀门可靠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