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验证胃系膜内存在第五转移;证明胃系膜对肿瘤细胞有屏障作用;D2+CME手术不仅可以保证系膜的完整性。方法:收集胃癌D2+CME手术标本,通过病理切片寻找第五转移细胞,检测胃系膜的完整性。获取胃系膜表面的浆膜层,并以此为屏障做肿瘤细胞迁移实验,观察肿瘤细胞能否穿过浆膜。结果:在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我们通过HE染色找到了第五转移细胞。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发现手术切除的胃系膜表面浆膜层完整。通过transwell实验我们发现肿瘤细胞在无系膜覆盖的地方可以穿过transwell小室,而在有系膜覆盖的地方肿瘤细胞无法穿过。结论:胃系膜内存在第五转移;胃系膜对肿瘤细胞有屏障作用;D2+CME手术可以保证系膜的完整性。目的:比较腹腔镜D2与D2+CME手术术中“癌泄露”的发生率,探索影响“癌泄露”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04月至2018年04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远端胃D2手术与D2+CME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腹腔冲洗液,采用RT-PCR方法检测冲洗液中游离癌细胞。定期随访患者并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D2和D2+CME手术患者的生存率;多变量分析影响胃癌手术“癌泄露”和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果:2015年04月至2018年04月,共纳入210名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D2和D2+CME组分别包括103人和107人。210名患者中,119名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CEA m RNA为低表达量,D2与D2+CME组分别有60人和59人。D2组60名患者中术后腹腔冲洗液CEA m RNA高表达者有23人(38.3%),D2+CME组59名患者中术后腹腔冲洗液CEA m RNA高表达者有9人(15.3%)(P=0.005),D2+CME组术后腹腔冲洗液CEA m RNA平均相对表达量低于D2组(P=0.046)。在术前腹腔冲洗液CEA m RNA低表达的患者中,D2+CME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优于D2组。手术方式、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癌泄露”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方式、“癌泄露”与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2+CME手术可以减少术中“癌泄露”的发生;手术方式和“癌泄露”影响患者预后,且能作为预测胃癌复发的独立指标。目的:比较细胞学、免疫组化、cellcollector与RT-PCR方法检测胃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手术前后腹腔冲洗液,采用细胞学、免疫组化、cellcollector与RT-PCR方法检测冲洗液中游离癌细胞。结果:我们分别收取18名、15名、8名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腹腔冲洗液,用细胞学、免疫组化、cellcollector和RT-PCR方法检测其中游离癌细胞。在第一部分18名患者标本中,RT-PCR对手术前后游离癌细胞的检出率为44.4%和72.2%,而细胞学对相同患者手术前后游离癌细胞的检出率仅为22.2%和11.1%,明显低于RT-PCR。在第二部分15名患者标本中,RT-PCR对手术前后游离癌细胞的检出率为46.7%和66.7%,而免疫组化的检出率仅为20.0%和13.3%,明显低于RT-PCR。随后我们在细胞系中验证cellcollector在体外检测肿瘤细胞的可行性和灵敏性,并确定了CEA和CK20均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此方法。我们将cellcollector用于第三部分8名患者标本中,结果显示cellcollector对游离癌细胞的检出率与RT-PCR无明显差异。结论:细胞学和免疫组化对胃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检出效率低于RT-PCR,而cellcollector与RT-PCR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