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心力衰竭(CHF)属于祖国医学的“心悸”、“饮证”、“喘证”、“水肿”等范畴,历代中医文献中,对心衰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论述颇多。《素问·逆调论》曰:“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认为“水肿”、“喘咳”、“不得卧”,多系肾虚水泛所致;《血证论》认为“水与血相为倚伏”,“水病而不离乎血,血病而不离乎水,治水即以治血,治血即以治水”。明确了血与水在发病及治疗上的密切关系,对后世的辨正论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医药治疗CHF的“肿”、“喘”、“咳”、“不得卧”等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疗效。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学对于CHF病理病机的阐述更加深入,认识也渐趋一致,即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水停、痰饮。病变脏腑以心为主,累及肝、脾、肾等脏。本虚与标实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病位在心,但与肺脾肾肝关系密切。在治疗上强调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具体治法包括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祛痰利水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对CHF发病机理的研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心功能不全时循环异常的概念由一个弱泵和高阻力状态发展为细胞改变,心脏代偿及全身神经内分泌反应等复杂整体,认识到心梗后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心室重塑导致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神经内分泌的激活,诸多因素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促进梗死区内心肌细胞再生和减少梗死邻近细胞的凋亡,防止心室重构,成为防治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及降低心梗后远期死亡率的关键。 近年来,干细胞技术发展迅速,研究应用细胞移植方法促进再生心肌、减少凋亡,防治左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当前研究中所采用的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包括:开胸直接注射移植技术、导管介入冠脉移植技术和骨髓干细胞动员(即“自我移植”、“原位移植”技术)。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人工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经移植到心脏梗死区能与周围宿主心肌细胞形成有效的电—机械偶联。在体内诱导方面,使用干细胞动员剂能使骨髓干细胞释放入外周血中,并自行归巢于心梗后心肌缺血部位,在组织微环境作用下分化为有功能的心肌细胞。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应用中药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心梗后心衰及体外诱导MSC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但已有许多研究提示应用临床上治疗中风有效的中药成功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选用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治疗CHF确切有效的中药如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