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大木作中主要斜置构件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a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置构件是古建筑中“标新立异”的存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尤其是北方的建筑,代表做法就是以梁柱构成的抬梁式构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的构架体系,程式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而以做法随意、使用灵活为代表的斜置构件,作为木构架的一部分,与抬梁式屋架倾向于使用矩形受力结构的发展趋势相背离。但从木构建筑形成之初,斜置构件就伴随着屋架的出现而出现,并一直沿用到封建社会末期。最早的斜置构件椽在屋架一开始形成时就出现了,椽分化后影响了角梁的出现和大叉手屋架的形成。大叉手屋架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在屋架上以叉手、托脚等形式得以保存,在铺作中以下昂、人字栱等形式得以保存。唐代以后,出跳增多,随着铺作层承托屋顶的功能逐步被梁架系统所取代,斗栱的装饰性增强,斜栱开始出现并促进了明清时期如意斗栱的形成,下昂开始形式化,影响了挑斡和明清时期溜金斗栱的发展。斜撑则作为加固的构件至今仍在民间广泛使用。斜置构件在矩形构架之中,始终没有消失,而是随着木构架各部分的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古建筑大木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斜置构件”这一概念总览全文,首先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探讨了梁架和铺作层中的斜置构件,在论述单一斜置构件的发展时,着重于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将这种发展和木构架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论述单一斜置构件的发展脉络之后,探讨不同斜置构件的相互影响和不同斜置构件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等,试图寻找斜置构件的共性特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斜置构件奠定基础。本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进行研究对象的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创新之处。斜置构件的内容过于繁杂,涉及到的构件、构件发展的时间、地域等都非常广泛而难以界定,因此必须要进行相关的说明。第一章主要论述梁架中的斜置构件,主要包括椽、举折、角梁、抹角梁、斜栿、叉手、托脚等斜置构件。重点为角梁、斜栿、叉手、托脚。角梁部分主要分析翼角起翘和老角梁后尾位置变化的关系;斜栿部分分析宋金时期盛行的位于山面的斜丁袱和元代用于主体梁架的斜袱;叉手和托脚部分则重点分析叉手承托脊榑形式的变化和二者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铺作中的斜置构件,包括人字栱、昂、斜栱、如意斗栱、溜金斗栱等。重点为下昂和斜栱。下昂部分主要论述下昂的发展历程,下昂昂尾位置的几种做法等,后者关系到铺作和梁架的联系及后文提到的下昂斜度和屋顶举折的关系问题;斜栱部分则重点论述了斜栱从抹角栱来,到如意斗栱去的前后继承关系及其在结构上的作用。第三章论述其他没有形成固定做法的斜置构件,主要是斜撑,涉及到斜撑的三种类型及其使用情况。第四章论述不同斜置构件之间的关联性,包括其起源的相互关联,同一因素可能影响多种斜置构件的发展变化以及下昂斜度和屋顶坡度是否存在关系的讨论,是在研究单一斜置构件的基础上,探究斜置构件的整体联系。本文的重点在于从个性和共性两个方面研究斜置构件。在研究单一斜置构件时注重研究其发展变化和大木作整体需要的关系,即斜置构件的功能性。在研究共性时注重其相互关联及其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主要参考材料为现存的木构建筑,配合相关文献、考古、壁画资料等共同研究。
其他文献
社会经济稳步增长,社会环境却并未得到净化,初中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差,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从心理层面来说,厌学情绪是显著表现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初中生的学习质
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是利用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天线阵元对空间信源的来波方向进行估计。为解决MUSIC算法和ESPRIT算法在智能天线DOA估计中空间谱分辨率和抗
对《说文解字》中的直训释字跟踪查询,将其释字与被释字系联起来,可以串为甲→乙→丙→丁的形成或交叉组合的形式,看起来词义应该是一致的,而实际上直训系联起来的一组词呈现出不
针对基于词语统计的特征化表示无法有效提取文本的词义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关系的文本特征化表示方法。该方法利用Word2vector提取词义特征,获得词向量;再对词向量进行"最优适应度划分"的聚类,并根据聚类结果将词语替代表示为聚类质心;根据质心及其所代表的词语的词频,构成词向量聚类质心频率模型(semantic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SF
在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充分体现了国家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的决心和态度。高职院校只有认真贯
目的:探讨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的价值。方法:在医院选取在2016年1~6月期间,进行中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也逐步的变得成熟。不过在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多数的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方向没有完全的契合当代
田东县通过建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习网络、创建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基地、实施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十百千培训示范工程”、建立农村科技“六个网”等载体.把农村党的基层组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在这一情况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面临着艰难的就业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