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益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重塑及血浆ANP、BNP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循环系统疾病终术期的共同表现,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时神经体液系统过份激活。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利钠肽家族主要是心房利钠肽(ANP)和脑利钠肽(BNP)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心衰初期他们的激活是自身对心力衰竭的有效代偿机制,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在心衰进入失代偿期后这些因素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病情加重。 目的:近年来中药单体及复方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逐步深入。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参附益心颗粒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功,临床上对心衰患者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将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上对其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进行评价,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本实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参附益心颗粒高剂量组、参附益心颗粒低剂量组,每组十只。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心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各组大鼠血浆中ANP、BNP。运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和细胞内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动物的一般状态、左室重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较模型组均有改善。病理形态学改变上模型组可见各种损伤性改变,药物干预组较模型组好转。各药物干预组除中药低剂量组外血浆ANP均低于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药物干预组血浆BNP均低于模型组,各药物干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动物实验证明参附益心颗粒通过改善CHF大鼠心功能,降低血浆ANP、BNP浓度,对CHF大鼠心肌重塑有一定防治作用。
其他文献
中医药标准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而针灸作为中医药宝库的奇葩最先走向世界,并在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针灸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展开,作为其基础的针灸名词术语标
目的:  本项研究选择中风痉挛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三者对中风痉挛期患者功能障碍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