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计划,越来越受到国际上各个领域学者的重视。目前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主要分为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两个方面。随着农户逐渐成为农业土地利用的重要主体,从农户角度入手对微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来分析其土地利用决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成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首先通过对研究区高西沟村近50年来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研究,揭示该村落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土地系统的变化规律,阐明不同农业政策对土地系统的影响,为从微观视角研究土地系统的变化提供大的研究背景;其次,从微观农户入手,通过逻辑回归方法对影响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景观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微观农户土地利用的自然因素;最后,通过构建多尺度农户决策模型,模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并预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西沟村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趋势研究区从人民公社时期起到2010年,耕地的优势已不复存在,草地和林地的面积都占据着相当的比例;从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可以发现,研究区的人工草地与经济林地和生态林地的斑块数量都有所增加,耕地的斑块数量大幅减少;耕地与居民点的斑块密度减少,经济林地和人工草地的斑块密度增加。从景观尺度上看,均匀度和多样性是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通过对于各个时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具有数量上的对应关系。(2)不同农户类型与景观要素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到公路的距离对个别农户有影响,坡度对于农户而言属于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而坡向可以作为土地利用变化中一个客观的决定因素。从农户角度来说,对于年长农户,地块到公路的距离是影响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对于打工农户,他们会将坡度较大的地块撂荒;传统农户则倾向于选择坡度较大的地块造林。这为研究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农业景观格局的互动机理奠定了基础。(3)2009-2011年间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研究区的优势农户为耕地面积占优势的农户,其耕地景观格局变化应由耕地类型面积变化为主导,而非由人数与斑块个数主导。因此,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景观格局的变化,且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的变化相一致。从农户视角对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关系的分析可以为研究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间的互动机理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