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银行业务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的产物。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网上银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备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特点。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和网络金融的发展,网上银行的用户数和交易规模在近几年不断扩大,取得了快速增长。然而同国外网上银行发展状况和国内其它互联网应用相比,我国网上银行的接受度还很低。尽管大部分的网民听说过网上银行,但仅有小部分成为了网上银行的用户。另外现有的网上银行用户使用网银的频率不高,交易额偏小。这些都是我国网上银行产业发展中的局限。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和银行业内竞争的加剧,我国网上银行产业亟需解决如何扩大用户群体、提高用户接受度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总结了前人关于网上银行使用与接受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以个人消费者网上银行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以科技接受模型(TAM)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的整合模型为基础,从“任务-技术匹配”的视角研究了个人消费者网上银行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网上银行任务特性和技术特性与“匹配”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网上银行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基于“个人创新性”的高低对消费者群体进行了划分,探讨了这些影响因素在具有不同创新性群体间的差异。结合文献阅读与大规模问卷调查,以及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指导下的数据分析,本文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取得如下三点创新:1)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愿”的影响作用上得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2)发现“任务-技术匹配”对“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在不同创新性水平的群体上存在差异;3)将“任务”和“技术”两种视角相结合,从“匹配”的角度对网上银行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了更有针对性的结论,对现有研究形成补充。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国内网上银行发展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网上银行用户接受度的提高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