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克申中短篇小说创作特色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是俄罗斯杰出作家之一。舒克申一生中创作了一百二十余篇短篇小说和六部中篇小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舒克申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别具特色。本论文以舒克申的中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人物形象的民间文学因素、语言特色和叙事特色为切入点,详细地、系统地研究舒克申中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首先,结合民间文学因素,研究舒克申中短篇小说中的“傻子伊万”式的人物形象、“浪子”式的人物形象和“勇士”式的人物形象。其次,从简约凝练性、通俗口语化以及幽默讽刺性等三个角度研究舒克申中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最后,从半封闭式的叙事结构(“开门见山”式的开头和戛然而止的结尾)、多维的叙事视角(零聚焦叙事视角和混合的叙事视角)以及“电影化”的描写手法(以对话代替叙述、以动作表现心理)等方面研究舒克申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特色。毋庸置疑,从以上三个角度研究舒克申中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有益于全面细致地了解舒克申的创作思想,发掘舒克申中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颇有争议的批评。在问世初期,有的批评家攻击它是“维多利亚社会的嘲弄式灵柩台”,有的批评家将它奉为“现代发现的最重要的文学表达”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审美单元,是诗人主观情志的具象载体。通过分析意象,读者可以直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诗歌翻译中,译者对意象的认知和理解直接影响翻译过程中意境的解码及重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