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包括三种成分:个体自我、关系自我、群体自我。许多研究发现,个体不仅存在自我参照效应,还会进一步将亲密关系以及所属群体纳入到自我概念。一般来说,个体所处于社会文化环境会对个体的自我发挥影响,从过去的自我参照效应相关研究文献上来看,学者们更加关注东方、西方之间的文化给个体自我带来的作用,也有一些学者聚焦于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对个体的自我参照效应的作用,或者研究群体参照效应。但少有研究将宗教文化与一般性的文化区分开来,并将其单独进行研究。藏族群体,是我国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仅人口数量众多,而且作为中国甚至南亚的古老民族,在历史悠久的民族形成过程中,受到佛教和苯教的深远影响,独特的文化逐渐成形。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融合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藏族青少年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来到汉地求学,或者跟随父母的工作来到汉地,这使得他们面临着社会变迁、文化适应等方面的问题,精神的成长、身体的成熟、文化的融合多重要素使得藏族青少年经历着较大的改变。研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藏族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自我发展和文化背景对其自我的影响,能够为我们在减少民族偏见、改善民族间关系方面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民族融合与社会和谐。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可以促进藏汉文化融合、民族团结。本研究旨在使用自我参照效应的R/K范式,以藏、汉两地藏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讨藏族青少年群体的不同年龄层和文化环境对于他们自我概念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探讨:1、通过R/K范式,探讨自我参照效应、宗教人物参照效应和母亲参照效应在藏族青少年群体上是否有所体现,宗教人物是否进入其自我概念。实验结果得出,被试存在自我参照效应、母亲参照效应以及宗教人物参照效应。2、通过R/K范式,研究宗教人物对藏族青少年自我的影响与母亲有无差异,不同的宗教人物对藏族青少年的自我有无差异,即这些人物在他们的自我概念中有无差序性。实验结果得出,宗教人物对藏族青少年自我的影响与母亲存在部分差异,不同的宗教人物对藏族青少年自我的影响存在差异,且不同的宗教人物在个体的自我图式中的稳定性有差异。3、探讨不同年龄层和不同的文化环境的藏族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的特点。实验结果得出,文化背景对于被试的参照效应存在影响,自我发展和文化存在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