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小说视野中的唐代两浙士人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五代笔记小说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幅鲜活的士人群体像,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研究两浙地区士人的独特视野。两浙地区在唐代长期发展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财富得以逐步积累,文化教育也持续兴盛,涌现了一大批以读书科举为志业的士人。在科举制度面前,许多读书人都投身到科举的大潮中去。苏州、常州等两浙州县的不少士子在科场中脱颖而出,有的是出身诗书显族,有的是起于穷家寒门,有的是自幼名扬遐迩,可终究要通过一考方可博得功名,入仕为官。由于唐代科举的种种习尚,权贵的好恶对结果起着很大的作用。进士、明经等各科的录用数与及第后的宦途状况相差也较大,两浙士人们的科举仕途各不相同。在经济收支方面,士人们读书科举之费名目繁多,从束脩、文具到结交、游冶等等花销,常为出身一般的中下层士人所忧惧。笔记小说中记述的浙地士人有的需自置产业,从事农、商、教等行业,有的则是长期依赖寓居寺院、宗亲接济、游丐行乞等过活。士人的经济状况也有其现实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两浙地区农业发展、城市繁荣的经济状况以及尚学好文社会风气。在婚恋对象的选择方面,两浙士人最为看重的是出身门第。他们的诗文才气、科举功名都增加了自己在选择婚姻时的筹码,科举新贵往往和显宦门第的女子成为佳话。与此同时,吴越山水等自然景致以及历史上的西施等美女也会影响不少士人的审美观念,使他们择偶时偏重于女子的相貌。此外士人及其家庭的婚姻禁忌、婚外两性关系等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文化是士人的身份性标志,两浙士人在以文会友的交游活动中,成就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值得一书的故事。他们或是聚于来浙为官的名家周围交流,或是安贫乐道地在乡间雅集,留下了许多诗歌联唱的美谈。两浙地区的宗教风气浓厚,士人中的佛道信众也很常见。此外,两浙士人在音乐、书法、绘画、医术、占卜等许多领域都有所涉及,有的还著书立说,在各自领域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社会的教化方面,无论入仕为官,还是在乡为民,士人的道德风范和仁义作风都成为影响两浙社会风气的有益力量。潜移默化中,士人的心力结晶滋养着两浙大地的文明,促其在五代及以后的时期内,实现超越与转型。
其他文献
<正>农用地非法转为建设用地,在一些地方呈蔓延之势。对这股风,要不要刹,该怎么刹?日前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给出了非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发展,我国企业尤其是企业会计面临更大挑战。为了适应这种趋势,会计界应认清形式、认真思考,沉着应付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会计发展的问题。本文将就企业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之内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病历进行收集,并分析颅脑
文章针对三明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系统梳理,结合实地调研对三明市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和现行制度政策进行成效和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完善该项制度
为明确湖南烟区烟草病害种类和发生情况,调查了湖南烟区烟草病害种类、分布及发生程度,分析了主要病害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湖南烟区烟草病害有21种,其中侵染性病害20种,非侵
专利到期、政策缩紧、招标降价、药价谈判等内忧外患之下,外资药企需要在中国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增长点。
期刊
1920年,16岁的邓小平抱着"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梦想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经历求学、做工、参加革命,再转赴苏联求学,到1927年回国时,年仅23岁的邓小平已成长为具有坚定共产
<正>能够让历史记住战国七雄之一魏国贡献的不是其赫赫战功,而是其所诞生的一部誉为中华法系蓝本的《法经》。魏国是战国初期最早进行改革的诸侯国,公元前406年,李悝以"魏文